“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我国经济增长各要素贡献率的测算Estimation of Contribution Rat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actors under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武艺泉
摘要(Abstract):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9—2018年我国GDP以及各要素投入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每年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其中,我国的资本要素贡献率最高,年平均值高达55.62%;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总产出的贡献率年均值为42.54%;劳动力的贡献率最低,年均贡献率仅为1.84%。
关键词(KeyWords): 新古典生产函数;要素投入;贡献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武艺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叶初升,李慧.增长质量是经济新常态的新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13.
- [2]文建东,宋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0-27.
-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59-560.
- [4]徐婷,李祥云.经济增长要素投入贡献率及其区域差异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9(1):155-158
- [5]李超,商玉萍,潘团.“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15):125-128.
- [6]林兆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J/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214/c40531-30670467.html.201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