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乡心态的社会心理成因Formation of the cause of social psychology about longing for mother countryside intention in ancient China
王立
摘要(Abstract):
安土重迁观念的形成 ,有地理与文化的原因 ,实质上又是宗法制人伦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反映出偏重社会伦理的民族心态与价值取向。乡思乡情也免不了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思乡主题;文化模式;心态;传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A].世界艺术与美学[C](第7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 [2]陆宝千.中国史地初论[M].台北:广文书局,1962.
- [3]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汪宁生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 [4]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征译.商务印书馆,1987.
- [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 [6]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M].周星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 [7]唐长孺.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A].魏晋南北朝史论丛[C].北京:三联书店,1955.
- [8]杨承祖.《与嵇茂齐书》作者辨[A].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