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
王立
摘要(Abstract):
<正> 一、梦与古典诗词曲赋的情思意境 现代心理科学证明,梦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外在现实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精神现象。因此,梦意象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方式来展示人的情感流程,反映人的内心隐秘。所谓“梦中见隐衷”一语,就说出了这个众所认同的事实。中国古代词赋以抒情为主,梦意象可多方面地随意赋形,化情思为意象,将人的主观世界外现为神奇多彩的梦象,乃至表现为情思痴想的极致便是梦。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一说为蔡邕作,见《玉台新咏》卷1。
- ② 《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第1041-1042页。
- ③ 吴均:《离绝句四首》。
- ④ 萧悫:《秋思》。
- ⑤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第151页。
- ⑥ 似乎在赋里更便于述梦兼抒情,潘岳《哀永逝赋》有“既目遇其无兆,曾寤寐兮不梦”;《寡妇赋》有“愿假梦以通灵兮,目炯炯而不寝。”
- ⑦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第369-370页。
- ⑧ 《北堂书钞》卷134引《幽明录》,又见《太平寰宇记》卷126,《太平广记》卷283。
- ⑨ 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68页。
- ⑩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二首》。
- (11) 《广德神异录》,《太平广记》卷404。
- (12) 谢肇制:《五杂俎》。
- (13) 王圻:《稗史汇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