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区隔》的国内研究综述Research Summary of Bourdieu's "Distinction" in China
姚富瑞
摘要(Abstract):
布迪厄的著作涉及很多的领域,而且其在这些领域中都颇有建树,目前国内对布迪厄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对其美学思想进行集中研究的著作和文章都还比较少,但是美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中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作为布迪厄美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探究布迪厄美学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但是其至今还没有被翻译成中译本,目前国内对其进行的专门性研究相对来说也还比较少,且不够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KeyWords): 布迪厄;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美学思想;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姚富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Nicholas Garnham and Raymond Williams.Pierre Bourdieu 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An Introduction[J],Media Culture Society,1980,2:209.
- [2]Roger Brubaker.Rethinking Classical Theory:The Sociological Vision of Pierre Bourdieu[J],Theory&Society,1985,14:745-775.
- [3]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08.
- [4]常培杰.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13(5):83.
- [5]李诗男.布尔迪厄对文学艺术的“祛魅”——以“审美趣味”(taste)和“文化生产者”(producer)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9):59-63.
- [6]杨修菊,杜洪芳.文化成就区隔——布迪厄阶层理论述评[J].池州师专学报,2007(4):67.
- [7]朱伟珏,姚瑶.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52.
- [8]周鸿.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J].学术论坛,2005(1):151.
- [9]姚俭建,高红艳.关系性思维模式与社会分层研究:关于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方法论解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
- [10]陆鹏飞.惯习——布迪厄对现代社会反思的支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6.
- [11]戴陆.区隔——布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 [12]刘楠.从趣味判断到趣味区隔——布迪厄对康德趣味美学的反思[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 [13]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J].读书,2004:52.
- [14]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2007(3):1-5.
- [15]彭华民.消费社会学新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
- [16]肖仕平.优美、高尚、细腻雅致——孔学的贵族文化性格及其它[J].厦门文学,2011(9):46.
- [17]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M],1984:英文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