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叙事策略新探Strategies of Micro-films Narration of New Period
董广;李荣荣;
摘要(Abstract):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改写着大陆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使其进入了"人人电影"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对微电影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从文学叙事学和接受学角度看,微电影叙事所采用的悬念策略、情感策略、戏仿策略等与其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这种叙事策略打破了微电影的成长悖论,促进了微电影的流行与传播。
关键词(KeyWords): 微电影;叙事;悬念;情感;戏仿;恶搞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董广;李荣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论电影叙事的诗性结构——以《花样年华》为例[J].艺术探索,2011年(6):110-112.
- [2]王宏建.艺术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391.
- [3]王心语.希区柯克与悬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4.
- [4]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5]施洛米丝.雷蒙一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147.
- [6]威.路特.论悬念[J].世界电影1982(3).
- [7]谢石城.电视广告中的情感叙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90-91.
- [8]刘晗.“恶搞”的符号政治学阐述[J].文艺评论,2007(4):17-20.
- [9]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69.
- ①见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现代视听,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