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效能及监察研究综述Summary of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Supervision in China
吴华春
摘要(Abstract):
中国学术界对行政效能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国外绩效管理实践和理论成果的介绍,对行政效能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对行政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行政效能监察内涵的研究,对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研究,从其他角度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研究三个方面。
关键词(KeyWords): 行政效能;效能监察;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华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5-65.
- [2]王庆兵.英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最佳价值模式的评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3,(5):51-55.
- [3]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2-5.
- [4]毕争,邢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西方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3,增刊:9-12.
- [5]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76-84.
- [6]马宝成.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1,(5):14-17.
- [7]黄欣.行政效能监察的法治观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
- [8]安蓉泉,朱晓明等.提高依法行政和行政效能统一性问题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40-43.
- [9]杨代贵.论行政组织对行政效能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3,(1):188-190.
- [10]林琼,凌文辁.试论社会转型期政府绩效的价值选择[J].学术研究,2002,(3):87-91.
- [11]齐明山.公共行政的三个价值追求[J].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2005,(5):3-7.
- [12]卓越.论行政效能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18-22.
- [13]马春庆.为何用“行政效能”取代“行政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3,(4):28-30.
- [14]彭国甫,盛明科.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J].湖南社会科学,2004,(5):23-26.
- [15]唐任伍.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J].中国行政管理,2004,(6):64-68.
- [16]胡宁生,等.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030.
- [17]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4,(2):71-76.
- [18]毛昭晖.中国行政效能监察—理论、模式和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5.
- [19]王凯伟.论行政监察中的效能监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5-107.
- [20]冯小平.对行政效能监察的思考[J].党风通讯,2002,(7):34-35.
- [21]郭小聪.以行政监察促高效行政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1995,(9):18.
- [22]陈绮琦.浅析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6):138-140.
- [23]侯觉非.浅谈行政效能监察[J].中国监察,2002,(19):46-47.
- [24]唐琦玉.刍议行政效能监察[J].行政论坛,2004,(3):33.
- [25]马登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考[J].中国监察,2002,(3):45-46.
- [26]闵绪国,龙钰.行政效能全过程监察及其实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55-57.
- [27]程联涛.试论行政效能监察的运行机制[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3):36-37.
- [28]刘杰,靳江好.“行政效能监察与政务公开”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6):92-96.
- [29]张金雄.行政成本与行政效能监察[J].政治与法律,1999,(6):36-37.
- [30]彭吉龙.效能监察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1):62-69.
- [31]袁安梅,萧毅.略论行政效能保障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4,(6):29-30.
- [32]樊守业.工商部门行政效能监察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10):16-18.
- [33]赵运林.行政效能监察是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J].湖南社会科学,2006,(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