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用制度研究——从公司法的角度考察On quasi-application system-from the company law angle
李海龙
摘要(Abstract):
准用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技术,同时,准用条款是法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准用的涵义谈起,论及准用分类、与相关术语的区分、准用制度的立法例比较、准用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准用的效力问题,以期对与这一制度相关的事项进行有益的探讨,并且建议修改后的公司法采纳这一制度。
关键词(KeyWords): 准用;类推适用;立法例;利弊分析;准用效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海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富井政章.民法原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2]李宜琛.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 [3]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4]余能斌.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 [5]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6]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7]吴越.中国公司立法之缺陷及克服[J].现代法学,2003,(2).
- [8]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①史尚宽先生对此也有论述,参见《民法总则》第51~52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 ①黄茂荣在《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将准用分成:第一,拟处理的案型与拟准用之法条所规范的案型,其法律事实之性质,有时相对于系争问题,实际上就是其法律之重要之点而论,它们是相同的。第二,它们事实上是不同的,所同者为由这些法律事实分别所引起之法律效果相同或类似。第三,有时法律也以拟处理之案型与被引用之法条所规定的案型之法律事实,在事实上引起相同或类似的结果,作为将他们作同样的处理之依据。第141-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