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生命蜕变,回望心灵故乡——论李佩甫的乡土叙事Study on Li Peifu's Rural Literature
范玉彬
摘要(Abstract):
河南乡土文学作家李佩甫,在属于自己的中原领地书写个体的生命轨迹,以超于常人的敏锐眼光和先见意识,来洞悉每个乡村放逐者、漂泊者的灵魂。他立足人、植物、土地三者之间的关系,揭露、批判人治社会下宗法文化主导的统治者的变态权力欲,分析"草性精神"对平原人生存状态的异化,反思知识分子逃离乡村后道德理想的坍塌。在拉开与土地的距离之后,李佩甫以回归者的姿态对土地进行了再回望。
关键词(KeyWords): 权力文化;草性精神;农村知识分子;精神回归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范玉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孔会侠.以文字敲钟的人———李佩甫访谈录[J].创作与评论,2012(8):69-71.
- [2]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 [3]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卷十四)[M].北京:中国书店,1991:204.
- [4]洪治纲.“人场”背后的叩问与思考———论李佩甫《羊的门》[J].名作欣赏,2010(27):4.
- [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2005:116.
- [6]姚晓雷.乡土与声音———“民间”审视下的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类型小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40.
- [7]丁增武.批判的恢复———析《羊的门》的主题意向[J].小说评论,2000(1):35.
- [8]李佩甫.生命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 [9]李佩甫,孙竞.知识分子的内省书————访作家李佩甫[N].文艺报,2012-04-2(05).
- [10]马治军,鲁枢元.超越城乡对立的精神生态演绎———从《红蚂蚱,绿蚂蚱》到《生命册》[J].南方文坛,2013(2):117.
- [11]程德培.李佩甫的“两地书”———评《生命册》及其他六部长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12(5).
- [12]耿占春.无罪的大地———读李佩甫的《金屋》[M]//樊会芹.李佩甫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