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童心书写与意义生成Xiao Hong's Childlike Writing and Its Formation
田晓雨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公认的具有"童心"的作家。儿童式的叙述语气,作品中时常可见的"童心主义"倾向,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作用,构成了萧红独特的"童心书写"。
关键词(KeyWords): 萧红;童心主义;童心书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田晓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慧敏.儿童语言中“的”字句语用功能的发展——兼谈与“了”字句的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03):105-112.
- [2]李慧敏.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 [3]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论[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11):299.
- [4]朱自强.“三十”自述·儿童文学的本质[M].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11):180.
- [5]《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总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1840-191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 [6]朱自强.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 [7]周作人.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8[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210.
- [8]周作人.谈虎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
- [9]胡适.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3.
- [10]曹文轩.曹文轩论儿童文学[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249-251.
- [11]季红真.哀祭:悲苦灵魂的庄严凭吊——论萧红文学的基本文体[J].南方文坛,2011(04):61-66.
- (1)严格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
- 文中所引萧红作品原文出自《萧红全集》(3),黑龙江大学出版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