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的民间纠纷解决模式“说中间”探析The Folk Dispute Resolution Mode in the Yi Nationality of Liangshan District
魏晓欣
摘要(Abstract):
"说中间"是凉山彝族的民间纠纷解决模式,它适合于凉山彝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彝族当事人的习惯;二是调解人物"德古"本身的魅力;三是乡土社会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第一个。"说中间"这种纠纷解决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在社会监督之下进行,程序公正;依彝族习惯法调解,以"搁得平"为原则;"一审终审",效率高,易执行;彝族当事人自愿付调解费等。"说中间"这种民间纠纷解决模式对于加强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凉山;彝族;纠纷解决;民间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FX06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魏晓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46.
- [2]范愉.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13.
- [3]于语和,于浩龙.试论民间习惯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以河北省某村的实地调查为个案[J].法学家,2005,(3):55.
- [4]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3):32.
- [5]杨玲,袁春兰.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6).
- [6]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06.
- [7]喻中.法学研究中的主体迷失现象[J].浙江社会科学,2007,(6):68.
- [8]顾彼得.彝人首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158.
- [9]苏力.现代法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J].东方,1996,(4):11.
- [10]苏力.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2).
- ①引自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报,冯文强《浅析彝族“说中间”的利弊及对策》一文。
- ①引自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报,冯文强《浅析彝族“说中间”的利弊及对策》一文。
- ②四川省西昌市奴隶社会博物馆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