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值——劳动价值理论深化认识的一把钥匙(下)Market value -A key of the recognition of deepening to labour value theory
崔义成,於全收,李爱明
摘要(Abstract):
<正> 四、对市场价值构成的深化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虽然指出过企业管理者劳动和科技人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他主要分析的是生产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并从劳动耗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这两个要素出发,进而认为商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是: W=C+V+M 然而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市场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有形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而且包括生产无形商品的服务劳动以及生产精神商品的科技劳动。而且这后两部分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市场价值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占60%~80%,我国已超过30%。因此,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需要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深化认识。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对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进行深化认识呢?我们认为朱妙宽同志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笔者阐述的市场价值构成公式是在吸取朱妙宽同志的新价值构成公式(W=C+V+M+S=C_1+C_2+C_3+V_1+V_2+V_3+M_1+M_2+M_3+S_1+S_2+S_3)精华的基础上构建的。笔者构建的市场价值构成公式如下: W=C~*+V~*+M~* 式中,C~*=C_1+C_2;V~*=V_1+V_2;M~*=M_1+M_2。 本价值构成公式就是在马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崔义成,於全收,李爱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 [2] 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4] 姜启谓.姜启谓选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 [5] 刘解龙.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必须正视的十大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1,(3) .
- [6] 胡培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J].经济学动态,2001,(7) .
- [7]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 [9] 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10]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N].十堰日报,2001-10-19(4) .
- [12] 易炼红.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1,(5) .
- [13] 程恩富.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N].光明日报,2001-09-25(4) .
- [14] 冯春安.国内劳动价值论争鸣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1) .
-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1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17] 徐素环.全面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兼评谷书堂与苏星“劳动价值论-元论”之争论[A].价值理论新探论文集[C].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 [18] 钱伯海.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
- [19] 朱富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悖论”及其阐释[J].江苏社会科学,2001,(4) .
- [20] 卫兴华.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之我见[J].南开经济研究,2001,(5) .
- [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22] 蔡继明.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J].经济研究,2001,(12) .
- [23] 朱妙宽.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构成理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5) .
- [24] 胡 靖.哈耶克“免费礼物”与中国经济增长[J].上海经济研究,2001,(4) .
- [2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26] 卫兴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认识的几个问题[J].新视野,2001,(2) .
- [27]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28] 刘德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问题”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理论视野,2001,(3) .
- [29] 张素芳.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与劳动价值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
- [30] 崔义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应该是商品--与卫兴华教授商榷[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 .
- [31] 汤在新.论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工作者的收入及其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1,(5) .
- [32] 孔陆泉.价值财富的源泉不等于价值财富的创造--与卢希悦同志商榷[N].光明日报,2002-05-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