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Modern Apprenticeship Students under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黄美灵
摘要(Abstract):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现代学徒制和非现代学徒制高校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现有的评价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符合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等特征,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结合我国工业4.0规划,以"冰山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现代学徒胜任力结构和学生维度下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8年度课题“‘工匠精神’下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质量测评研究”(201811596)
作者(Author): 黄美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孔巧丽.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育和院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首届(2018)“大国高职教育”博士论坛会议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2(6):77-80.
- [2]冯松.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研究[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8(11):97-98.
- [3]高洪波,马素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8(3):71-74.
- [4]陈运生,冯云龙,等.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7(24):74-78.
- [5]蔡丽玲.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0):69-70.
- [6]王金兰,陈玉琪.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实践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 [7]代应,宋寒,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127-130.
- [8]李明月.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 [9]杨梦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基于麦可斯2017年学生成长评价报告(2014级、2015级)[J].酒城教育,2018(2):29-80.
- [10]张国栋,李嘉欣,等.药学专业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4):175.
- [11]李雄鹰,黄海峰,等.兰州大学“拔尖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习心理与学习收获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88-197.
- [12]李顺才,邢邦圣.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68-73.
- [13]郑琼鸽,吕慈仙.基于《悉尼协议》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8):72-75.
- [14]常兰,田帅辉,等.基于质量螺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1):137-139.
- [15]陈正平,潘红宁,等.医教协同背景下基层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0-93.
- [16]王迪.高职院校不同学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4):114-116.
- [17]方向阳,莫华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管理,2009(9):90-92.
- [18]周应中.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5):5-9.
- [19]朱平.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5):61-63.
- [20]廖敏霞.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23):55-59.
- [21]吴婷.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载体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8-23.
- [22]张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J].江苏高教,2019(2):102-105.
- [23]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 [24]徐家贵.“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传承[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34-38.
- [25]唐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30-35.
- [26]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职教论坛,2016(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