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告罪的价值与追诉机制Discussion on Value and Prosecution Mechanism of Crime Handled only with Complaint
班飞
摘要(Abstract):
亲告罪是犯罪体系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核心价值在于保护被害人权益,这一价值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由于对这一核心价值的把握不够准确,我国亲告罪立法出现了实体的和程序的问题,其中程序问题更为突出和紧迫,如不首先解决亲告罪追诉机制问题,亲告罪的价值就无从发挥,实体法的改进也难以成功。本文以保护被害人权益为出发点,认为构建被害人自主选择追诉程序的机制是破解我国亲告罪追诉困境的根本出路,也迎合了当前检察机关职能调整的需要。
关键词(KeyWords): 亲告罪;价值;被害人利益;追诉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班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安翱.论亲告罪的范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01):56-59.
- [2]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 [3]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
- [4]吴卫军,肖仕卫.刑事自诉制度研究———基于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 [5]张明楷.刑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 [6]王韬.大陆法系各国(地区)亲告罪立法之比较[J].河北法学,2012,30(01):177-182.
- [7]于志刚.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J].法学,2008(05):63-77.
- [8]蔡可尚.亲告罪追诉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杂志,2016,37(10):132-140.
- [9]叶青.刑事诉讼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10]杨高峰,王红建.亲告罪比较研究及我国的立法取向[J].研究生法学,2001(04):96-101.
- [11]齐文远.“亲告罪”的立法价值初探———论修改刑法时应适当扩大“亲告罪”的适用范围[J].法学研究,1997.
- [12]万艺.刑法中的温和父爱主义———以亲告罪为视角[J].学术交流,2018(02):100-105.
- (1)我国目前推行的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缓解这一压力。
- (1)主张该观点的学者如齐文远、杨高峰、杜启新、安翱、梁统、熊永明、黄瑛琦、王弘宁、张旭等。
-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规定第259条: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四)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