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费转移支付的裁判基础分析Analysis on Judgment Basis of Lawyer Fee Transfer Payment
肖志鹏
摘要(Abstract):
我国虽未建立律师费转移支付制度,但相关司法解释和案例已大量存在。通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以及其他有关律师费的典型案例中法院的裁判进路,进而得出其裁判基础。接着对法院的裁判基础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进路,以更好地规范我国法院对律师费转移支付的裁判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律师费转移支付;裁判基础;解决进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肖志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庆文.律师代理费不应作为损失判决赔偿[J].法律适用,1998(10):31.
- [2]柯汉英,江旭红.律师代理费能否作为诉讼请求[J].律师世界,1995(06):25.
- [3]邢海洋,康文学.论败诉方负担胜诉方律师代理费的理论基础[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6):56-57.
- [4]浦增平.建立我国律师代理费用由败诉方承担的制度[J].法学,1990(11):31-32.
- [5]龙燕燕.律师代理费用负担初探[J].法学评论,1992(06):84-86.
-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终字第186号、(2014)民一终字第38号。
- (2)参见(2013)民提字第73号、(2007)民二终字第178号。
- (3)参见(2015)民一终字第78号。
- (4)参见(2018)赣0622民初1117号,类似情形可参见(2007)民二终字第33号、(2007)民二终字第26号、(2016)最高法行再5号。
- (5)参见(2016)最高法民终124号。
- (6)参见(2002)民二终字第67号。
- (7)参见(2010)民提字第10号,类似情形可参见(2009)民申字第1065号、(2009)民提字第84号。
-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提字第1号、(2011)民提字第306号。
- (2)参见(2010)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353号。
- (3)参见(2016)最高法委赔监145号。
-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四终字第12号。
- (5)参见(2015)涪法民特字第00139号、(2017)浙0703民特714号。
- (6)参见(2014)民一终字第38号。
- (7)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终字第186号。
- (8)参见(2017)黔0222民初4237号。
- (9)参见(2015)涪法民特字第00139号。
- (10)参见(2015)涪法民特字第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