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林
<正>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更是杰出的辩证法大师。“照辩证法办事”是他突出的风格和特点。他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支配下,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使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指导中国人民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不断地进
1997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郑春元
<正> 中国历史上的侠是很有震撼力的人物。他们仗义行侠,敢为人所不敢为,如同天空中的雷霆,震动长空大地,因而侠曾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捕杀。也受到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有正统思想的文人的贬抑、诋毁,封建统治者想从肉体上消灭侠,有正统思想的文人力图从政治上道德
1997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赵钦泉
<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的经验和思想,这些丰富的经验和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管理工作仍有借鉴意义。关于对当政者(管理者)素质方面,早在儒家始祖孔子那里就阐述得极其深刻,他在《论语·颜渊》和《子路》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97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潘明武
<正> 长期以来,颇多论者对庄子美学持否定的态度较多,认为他:绝圣弃智,否定艺术,否定人为,万物齐一,物我齐一,美丑不分。这是《庄子》一书的难解性和持论者的片面性而造成的。刘纲纪先生曾指出:“庄子的美学同儒家以及其他各家的美学相比,带有很大的独特性。不仅是具体的美学
1997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陆力
<正> 在现存的一百数十种元人杂剧中,有一些属于命运悲剧,如《魔合罗》、《朱砂担》、《荐福碑》、《生金阁》、《盆儿鬼》等。元代命运悲剧是我国戏剧史上少见的作品,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命运悲剧起源于古希腊,其特点是:命运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悲剧主人公的意
1997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王一军
<正> 近体诗的声律形式,发端於齐梁,成熟於唐代,其间约二百年左右,不少学者和诗人殚心力而探索,竭才智而求精,付出了巨大而又艰辛的劳动,最后他们以一束艳丽的近体诗形式之花奉献给人间,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宝库。时隔一千多年,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温近体诗声律形式形成的过程,不惟缅怀先贤卓越的创造业绩,更为由此可以引发出我们许多思考,而这些思考却又大大有益于我国目前诗歌创作事业的开拓和发展。
1997年03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晓明
<正> 当人们慨叹于自身生存空间被太多物质的、感官的、原始的、粗鄙的、媚俗的杂烩充斥其间时,理论界演绎出这样一道哲学命题就顺理成章了:物欲的膨胀必然导致肉欲的滥行;东方的孔、孟和西方的耶和华的子民们精心构筑了数千年的文化伦理诚堡訇然而塌势所难免;人类行为在“物质消费”面前,其“责任”,“义务”含量渐次稀释。
1997年03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刘玉敏
<正> 归谬法是逻辑学上经常使用的反驳方法,为了论证被反驳的论题是假的,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极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揭露被反驳的论题和论据是虚假的,荒谬的。 归谬法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否定后件必然否定前件的规则,就能证明对方的论题是不能成立的。它的结构式如下:
1997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田雨泽
<正> 古汉语中的“主+之+谓”结构,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且极具特色的结构。处在该结构主谓之间的“之”字的用法,一直为古今语言学家所关注。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试图从语法学的角度,对主谓结构之间的“之”字的用法重新予以审视,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似乎已成定论。然而,笔者仍嫌不尽如人意,拟从新的角度,对此再加探讨。
1997年03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柳忠贤
,蒋菁华
<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为了在交流中准确地传达信息,发出信息的一方应选取最恰当的信息量。 构成语言的词汇、句子结构、段落、篇章结构以及语音、语调等都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而词汇则是信息传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将着重讨论词汇及短语的使用产生的重复信息给英语语言交流带来的影响。
1997年03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张博
<正> 英语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the sonnet),一般说来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意大利体,另一种是英国体。其中英国体是指经过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革新了的一种诗体,当然是用英语写成。然意大利体,却并非是用意大利语所写,而是指这种诗体是为意大利人所首创,然后传入英国,
1997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吴明清
,彭家玉
<正> 一、引言 For在历史上虽然也曾被用作从属连词(For the time shall not seem tedous,I'll tell thee what befell me.——shakespeare),但在现代英语中,由于它与because的用法大不相同,有些语法家认为For介于并列连词(Coordinator)与从属连
1997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冷启云
,冯惠信
<正>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法是以主语句型为纲,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其教学模式是:念课文→逐句分析语法,逐句翻译→讲解词汇短语→做练习。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阅读能力较扎实,谈起语法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交际能力却较差。表现在阅读速度慢,非进行语法分析不能理解长句子、段落;写出来的东西不是用词不当就是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听说方面更是欠缺。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学生几乎得不到听说方面的训练。
1997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卢玮
<正> 职业大学的英语教学与其它普通高校相比,教学难度要大得多。其主要原因,一是职业高等院校属于第四批次录取院校,因而学生进校成绩普遍较低,英语水平尤差,更由于未能考上名牌院校,大部分同学存在着失落感,呈现出一种被动的学习
1997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吴杏德
<正> 目前,国家教委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而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这对我们十堰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及时地抓住这个机遇,尽早地在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地走出一条属于我们十堰大学的新的办学路子来。因此,本人不揣浅陋,结合实际较长时间地思考了如何在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现将我的粗浅想法冒昧写出来,请教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
1997年03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李均桃
<正> 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是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有目标性的一项基本建设性投资,它关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合格人材的培养。实验装备条件的好坏,实验手段的先进与落后,实验技术水平的高低等都是直接影响培养人材的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共识。
1997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柳较乾
<正> 内部文献是针对公开出版物而言的灰色文献,与公开出版物相比,这类文献具有出版无规律性、流通范围小、内部性等特点,但是,无论是从其价值还是从其功能作用上,都是公开出版物无法替代的。因此,提高认识,加强内部文献的收集、开发与利用,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就高校内部文献的收集开发与利用谈谈己见。
1997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