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高职研究

  • “一村多”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经验及未来愿景

    石青青;干国胜;

    在探究“一村多”助力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总结了“一村多”实施以来在内涵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一村多”助力乡村振兴的未来愿景:以资源、政策吸引并精选“一村多”招录对象;精准挖掘本土资源并配套专业人才培养;配套出台系列扶持政策。

    2022年01期 v.35;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叶品菊;胡远望;

    文章提出建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段递阶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卓越的“双师”教师团队,实现双师的协同育人;构建“角色扮演,分组教学,跟岗实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施“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价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双师”教师团队建设,构建“递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等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2年01期 v.35;No.160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

    马红军;

    建立产业学院成为加快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开始在职业院校流行。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设为例,在论述产业学院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提出了电商专业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2022年01期 v.35;No.16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需求分析的地方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产教融合研究

    黄芳;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新零售经济的兴起,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翻译等新业态迅速发展,而人才供给侧的高职英语专业和地方新的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充分契合,职业教育英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企业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发现应用英语专业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作为供给侧能够培养和输出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因此提出“外部合作、内部对接”的策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产教融合和高职英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022年01期 v.35;No.16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十堰经济文化研究

  • 十堰古代诗歌的一片沃土——郧西古代诗歌概览

    王学范;王晓;

    郧西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歌咏题材的地域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作者队伍的兼容性、诗歌体裁的多样性、作品风格的多元性,是郧西古代诗歌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郧西是十堰古代诗歌的一片沃土。

    2022年01期 v.35;No.16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汉水戏曲文化传承探析——以郧剧为例

    何道明;

    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之际,作为传统社会民众主流精神文化食粮的戏曲文化,不再是影视屏幕上专给老龄群体的精神之钙,而成为传统文化自信回归和乡村文化强力振兴的基因。基于乡村文化振兴视域,审视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传承现状,以郧剧为中心,探研郧剧文化的传承特质及其当下启示,顺而提出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传承进路,以期彰显汉水流域戏曲文化繁荣进路和乡村文化振兴功能。

    2022年01期 v.35;No.160 24-2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法学研究

  • 轻罪羁押之惑与破解进路

    刘鹏;

    犯罪结构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轻罪羁押率仍然偏高,羁押办案的倾向仍有所显现。轻罪羁押问题早已潜伏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之中,其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继续维持这种羁押倾向显然是对“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的背离,同时也表明我国司法文明程度有待提升,长此以往也必将导致强制措施制度空转的恶循环。要破除流弊,就需要多措并举,切实转变司法理念,完善相应机制构建,消减非羁押措施制度空转,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轻罪羁押倾向,回归强制措施本质定位。

    2022年01期 v.35;No.160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

    武飞;

    依法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准确适用法律法规,避免在司法实践中“拔高”或“降格”认定,造成执法不平衡不统一,本文从该罪的立法来源、四个特征、司法认定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的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以期为司法实践的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2022年01期 v.35;No.16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文学·影视

  • 论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之“体”

    董方伯;谭子玮;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贯通古今的建构方式学界多有讨论,其著书之“体”实际上是更为基本和具体的研究角度。首先,钱著用两《汉书·儒林传》之“体”,“分经叙次、叙其流别”“明以原委”,加以“长编”“比类”;其次,“铺叙履历”“互见”应看作源自《史记》,而记录轶闻的倾向来自《晋书》;最后,钱著还杂取了《诗品》等诗文评类著作、《明史·文苑传》叙复社、互著法等写作方式。从“体”的角度来看,钱著承认了白话文作为一种“体”的存在,可为一代之文学,因此也就帮助建构了“现代性”,并且表达了新旧文学并无对立的观念。

    2022年01期 v.35;No.160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两岸电影中的“母女三代”关系表达初探——以《春潮》《血观音》为例

    曹颜;

    近年来,国内导演开始聚焦母女关系,创造了一批在艺术和社会影响力上都有不俗表现的作品。《春潮》作为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提名的电影,其中母女冲突的呈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获得金马最佳影片的《血观音》,本文试图通过这两部电影的祖、母、孙三代的角色定位,解读影片中三代人的对抗、一致与保护,在不同的冲突出口中透视背后的文化符号美学。

    2022年01期 v.35;No.160 49-5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都会》:人工智能视域下的生存探析

    李坤成;

    动漫《大都会》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人工智能产业日趋成熟,机器人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的一员已不可避免,它们在为人类创造价值的同时,亦造成底层人类的生存危机。《大都会》通过构制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具体呈现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两个“物种”之间关于生存空间的争夺,人类借助技术满足欲望追求时对机器的种种防备,以及面对机器时人类的不同情感取向。

    2022年01期 v.35;No.160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韩江小说《素食者》中的身体书写

    唐雪;

    20世纪的“身体转向”,身体成为各领域的研究前景,文学研究领域也兴起了研究浪潮,形成了文学身体学理论。《素食者》塑造一个为了逃避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采用食素和自杀等方式来反抗强大的社会机制的女性形象。“禁锢和逃逸”是文本的主题思想,英慧的“身体”是暴力、性和压迫的遭逢者和见证者,同时其身体也是她反抗之武器。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

    2022年01期 v.35;No.16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现代性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历史阵痛——以孙惠芬的《歇马山庄》为例

    许玉洁;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乡村秩序被迫转型,在经济、伦理、思想观念等诸领域都经历着转型的历史阵痛。作者孙惠芬在《歇马山庄》中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次裂变。首先是传统伦理秩序的崩溃,表现在贤者形象的崩塌、家族观念的沦落、传统性观念的颠覆。其次是自我价值的寻找和失落,在书中体现在女性的理想追寻、男性的现实逡巡。最后是传统乡村的坚守与无力。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乡村图景。

    2022年01期 v.35;No.16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学研究

  •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研究

    周列平;

    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就业需求为目标导向,因此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结合当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背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证明,“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教学改革举措,能够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022年01期 v.35;No.16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朱卫志;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新时代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大数据时代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始不断显现,构建符合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本文以信息时代“互联网+”为背景,对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重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2022年01期 v.35;No.16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理工研究

  • SSPO:一种部分遮挡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

    杨庆;

    单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是一个比较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部分遮挡单样本人脸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SSPO算法。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遮挡,通过MSEP算法进行分块,遮挡识别和剔除。为了对人脸姿势、光照等变化进行识别,我们抽取样本库中邻接块构造一个样本字典,通过类内变化字典预测可能的人脸变化。最小化待测人脸与样本库、变化字典的残差预测样本分类。最后,在AR人脸数据库和Multi-PIE人脸数据库上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2022年01期 v.35;No.16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VR远程虚拟会议系统的设计

    邓卓;

    为了解决传统线下会议受场地、交通、疫情等限制而无法顺利开展的问题,设计了基于Pico Neo2硬件设备的面向VR移动端的远程多人会议系统。在对该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设计说明,并利用现有的移动VR设备进行分析,以期解决传统线上会议系统和基于PC的VR会议系统的弊端,提升用户体验。

    2022年01期 v.35;No.16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