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庶宜
<正> 《十堰教育志》的编纂,旨在总结成绩,吸取经验教训,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十堰教育志》上起1943年,下迄1990年。解放前从略,新中国成立以后渐详.总观全书,可以看出:解放前的十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疲于奔命,不得温饱,因而教育十分落后。中学没有,小学寥寥,校舍多系寺庙,桌凳均为自带。且时停时办,极不稳定。贫下中农几乎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提出了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恢复小学,兴建初中,举办成人学校。十余年,
1991年02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胡敩
<正> 城镇的选点和布局是城镇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一个千秋大业的问额。同时,它又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的一个问题。因此,它既是个技术问题。又是个政策问题。城镇的选点和布局,应从诸多因素方面去考虑:如有因城镇本身的功能原因而需要合适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及资源条件等问题;有单个城镇的选点布局问题;又有同类城镇的分散布局问题;也有各类城镇按比例构成集群布局问预;有地区性的区域布局;也有全国性的整体布局。城镇的布局如何才为合理?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不能去臆
1991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朱平安
<正> 在老子研究中,最令人费解并感到神秘的莫过于老子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容了。大多数学者在对老子认识论的定性评价中,更多地是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到老子“涤除玄览”这一认知命题上,从而形成了以下几种结论:①是一种神秘主义的直观;③是否定感觉经验的唯理论;③是理智与经验统一的直观;④是理性直觉。如果说这只是对“涤除玄览”这一命题的评价,则不失为把握了老子认识论的某些特征,但若用于对老子认识论全部内容的评价,则显然失之于简单化和概念化而未能从整体上深刻地把握其
1991年02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田雨泽
<正>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据估计,古往今来积累起来的汉字,大约有六、七万个。在如此浩繁的汉字当中,固然有着大量的异体字,有所谓的“死”字。但一个字的死活是相对的。对阅读古书、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人说来,就会常常碰到“死”字、冷僻字和异体字。就一般人说来,要想顺利地阅读现代或当代的书刊,也需要三千字左右。汉字本身具有难读、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人们要掌握几千,乃至几万汉字,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求助于有关的字书,词书来解
1991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郭攀
<正> 在语言学界,学者们谈古汉语“词类活用”①,大都尽可能地避开意义产生问题,而主要从语法功能角度将其释为词类活用(姑且称此活用说),并与意义范畴的词类引申相区别。其实,意义产生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从意义产生角度讲,“词类活用”与词类引申并无区别,或者说,“词类活用”就是词类引申。我们看以下诸例。 ①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下雨雨人,吾穷必矣。《说苑·贵德》风:吹拂·滋润。
1991年02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张振山
<正> “其”字是古汉语中运用较广泛的虚字之一。在《四书》这部民族文化源头的名著中,就有872个。剖析这872个“其”字,有如下五种用法(为眉目清晰在所析“其”字下加“△”标志)一、“其”字作代词“其”字作代词有称代和指代两种。(一)、“其”字作人称代词,有作自称与对称的。一般作他称。
1991年02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蒋善民
<正> 寻常词语的艺术化是指把寻常词语创造性地运用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者对该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事物、人物的特征、行动的理解,使其产生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据说有一次汪精卫做寿,有人给他送了一副对联:“昔有罕见之才,今具盖世之德”.汪精卫十分高兴,叫人贴在大堂之上。殊不知人家借“罕见”和“汉奸”,“盖世”和“该死”谐音,巧妙地将其联缀成意,写成对联来痛骂他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这种将词语如此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艺术化地加以处理的方法,令人叫绝。
1991年02期 29-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柳忠贤
<正>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同文化中其它的组成部分(技术一经济、社会系统及观念系统)密切相关。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基础,而且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 不同的语言,为了反映各自的民族意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认识方式等)、社会系统(政治制度、教育、风俗习惯等)的特点,必然要用不同的表意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文化特征。
1991年02期 32-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吴怀祖
<正> 君不见,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古代文学长河上空袅漫着的最浓郁最诱人之气就是曲醇醴香:多少文人学士在飘飘然中觅得了苦情的暂时解脱,多少骚人墨客在酒精的亢奋中攫住了神来的灵思,又有多少慷慨之士凭借着乙醇分子的扩散以抒发内心的豪情……我们无意探讨酒这种感情催奋剂的来龙去脉,更没有能力全面论述酒与文学的关系,只想提供一些实例来描绘封建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并试图解释这一“千年姻缘”的缔因:数千年动荡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统治者的高压文化政策,加上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性格脆弱的一面,迫使这些官本位严重的文士们在政治上失宠以后,只得去寻找壶中日月……
1991年02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刘巨才
<正> 从妇女问题的视角看,《红楼梦》是反映封建社会末期妇女问题的百科全书。它抒发了对封建礼教桎梏下的妇女的悲惨遭遇的极大同情和对残害妇女的封建制度的不满情绪。一种崭新的妇女观、恋爱婚姻观和婚姻道德观已在《红楼梦》中萌生。 一、万艳同悲与女清男浊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全书反映妇女问题的总纲。金陵十二钗,全是“薄命司”中人:宝玉在太虚幻境喝的茶,名“千红一窟(哭)”;饮的酒,
1991年02期 40-4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郑春元
<正> 一氛围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范畴和审美范畴,是文学作品艺术魅力构成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戏剧电影等文学体裁都离不开氛围创造。由于氛围在作品中缺少明晰的形式感,不是很容易把握,现在的文学理论对氛围没有进行很好地总结和概括。现有的文学理论大都把作品分解成情节、结构、主题、性格等零部件。在一篇作品中如把这些零部件一一拆开,氛围就无影无踪了。正如泰戈尔的一个比喻所说:“采摘花瓣,得不到美丽”。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作品的
1991年02期 44-4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王红
<正> 喜欢契诃夫戏剧的读者不难发现:契诃夫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们的人生哲学观不是由善与恶、真与假、利他主义与自我中心的概念来决定。而是由美与庸俗的概念来决定,人物的精神机体是以美学的标准为转移的。在美与庸俗这两个极端的空间内,契诃夫以自己独特的手法不断扩充它们的内涵。
1991年02期 49-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 - 莫麓云
<正>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1991年02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4 ] - 景春
<正>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管道升算是没有受到所谓封建伦理道德和“三纲五常”桎梏迫害的完整女性。她聪慧才智的结晶──书画技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与赵孟頫结为伉俪,堪称夫贵妻荣、白头偕老的楷模;她的儿孙承袭夫志,一代一代都培养成画坛名师。这是母性的光荣。所以,她是历代才女中佼佼的幸运者,又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一名杰出的女画家。
1991年02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9 ] - 毕斌
<正> 一、两河河流现状 十堰市是一个山区城市。全市地面坡度平均为25.8度,平均切割深度为196.2米,平均沟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公里。其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般特性,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呈现季节性。全市面积1100Km~2,其中城市面积119Km~2,建成区近20Km~2.全市以机械加工为主,其年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95%以上。百二河、张湾河两河贯穿市中心城区,两河流流经市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8%,其国民总产值占全市总数的72%,其人口占全市的60%。
1991年02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李南峰
,孟丽君
<正> 一、引言 关于9个5g轨道的角度分布函数Y1,m(θ,Φ)及部分图形,已在[4]中讨论过.本文拟按类似的处理方法,进一步讨论5g轨道的Rn, 1(r)函数及其径向分布函数D_n,1(r)=4πr~2[Rn,1(r)]~2。然后作出径向分布函数Dn 1(r)的图形(仅对5g和6g)。分析其节面数和峰值,以期能对g轨道的研究有所帮助。
1991年02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何西海
<正> 任一变矢量A在静坐标系中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绝对导数·用(dA/dt)j表示。 任一变矢量A在动坐标系中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相 对导数。它的意义就是动坐标系认为不动时变 矢量A对时间的变化率,用(dA/dt)d表示。 设一瞬时动坐标系 O' X'y'z'绕定轴 OZ以角速度ω转动,任一变矢量A的始端 在动坐标系的原点 O'上,末端在动坐标系中 的坐标为X'、y'、z',如果以i'、j'、k' 表示沿动坐标系O' X' y' z' 坐标轴的单位 矢量,则矢量A可表示为:
1991年02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范秀英
<正> 在研究现代物理学中有许多方法,如一般科学方法、定域非定域思想、统一性原理、对称性原理、对应性原理。随机性、可观测性等等。对称性原理是物理学建立的基石.杨振宁说过:“自然界的对称性是物理学家感到鼓舞的源泉。”自然界的美等于对称加破缺.自发破缺性对称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方法。 对称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宏观领域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一定条件下都满足对称性.只是对称程序、条件、环境不同.在微观领域里,有些在强相互作用下对
1991年02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