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平安
<正>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人类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死亡人数6000万人,军费消耗13000万美元,物资损失42700万美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但世界人民通过这场正义与反动,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也赢得人类历史的和平、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空前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战,也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并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95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何忠
<正>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全民抗战的历史,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外敌入侵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经过不懈的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敌,完成了驱逐日寇、救亡图存的伟大历史使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付出了极大努力,表现出了以各族人民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活动,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控制了上海和华北,准备进一步灭亡中国,中国面临空前的民空危机.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内仍在致力于内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1995年04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马平安,楚双志
<正>清末民初农产品商品化是近代东北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标志着当时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了后来东北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对此,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东北农产品的商品化,最早大致可追溯到1861年的营口开埠.清代前期,东北农业主要集中在辽东一带,乾嘉年间曾有大量余粮运往关内.但当时辽东是清朝“留都”盛京的所在地,王公大臣聚集之处,农产品主要用于供奉王公贵族、八旗驻兵及官府衙门,剩余部分十分有限.而且清政府为了保障盛京地区的粮食供给,对“奉天、直隶海船往来,贩运米豆杂粮,向有例禁”.①限制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致使东北农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相对静止状态.
1995年04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4 ] - 崔义成
<正>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化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化的状况怎样?究竟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化的现象?本文就此作一简要评述.一、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化的状况所谓个人收入分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货币收入上的差别和距离的拉大.这里的社会成员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政干部、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和企业家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化具体表现为:
1995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鲁兴启
<正>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史与科学是同时产生的.自从手稿收藏家和莎士比亚研究家哈利伟尔(James Orchard Halliwell)于1841年创建第一个科学史协会(这家协会仅仅充当了这类学会的先驱,并在出版了两期刊物后便夭折了)以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科学史的研究逐步走上了正轨.1892年,第一个科学史教研室在巴黎创立.每四年一届的国际科学史会议从1929年开始已经召开到第十八届,以1985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七届会议的规模而论,与会者已有近千人,堪称宏大.
1995年04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刘卫英
<正>秦弓《论中国启蒙文学传统》(《文艺研究》1993·1期)在论述明代中后期启蒙思潮的文学表现时,曾列举一种“性格分裂型人物”,把《三刻拍案惊奇》第9回《淫妇情可诛,侠士心当宥》里的耿埴作为代表,秦文认为:以旧道德论,耿埴与董妻私通,已是欺董文了,为何董妻欺夫,他又要扮演“侠士”的角色?以新道德论,耿埴与董妻互相爱恋,本应生死相依,怎的俨然换一个人,顿起杀机.无论怎么看,耿埴都是一种分裂型性格.而这种分裂型性格并不符合作品情境,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分明是作者心态上矛盾的投射.
1995年04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赵钦泉
<正>王汝梅、薛洪勣二先生《初论在韩国发现的剑侠小说〈韦十一娘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J2专题94.7期)将国内佚失三百多年的《韦十一娘传》由韩国介绍给国内,填补了中国传奇小说史及剑侠小说史的一项空白,确为功德无量的盛举,但文中的这段话,似有些忽视该作品的继承性一面,未免抬高溢美:……作者所特别强调的是,剑侠应当为公而不为私,为大而不为小,为直而不为曲.再说得明确些,剑侠和剑术传自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它所要干预的事情,是统治者治国治民的是非功过,其它都不足论数.因此对过去的某些剑侠小说、刺客故事,作者都很不以为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新颖见解,把剑侠小说的创作指导思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反映了明末知识阶层对国
1995年04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盛文庭
<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做为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道路人们往往从他的文字业绩评述其光辉成就,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殊不知,即使怎样荣耀的历史人物,在他的潜意识里都始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斗争,鲁迅也毫无例外.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论》)一人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任何人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完一生道路.“周树人”之所以成为“鲁迅”、成为毛泽东称颂的伟大文学、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因为他在自身的人生道路上勇于和善于去克服矛盾,用他的笔“呼啸着前进”,追随了革命历史车轮的结果.鲁迅存留的文化遗产,也就是这种矛盾运动过程的结果.
1995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石杰
<正>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的介入,与他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创作思想是分不开的.汪曾祺的人生阅历可谓丰富.他出身于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之家.祖父是个有功名的人,父亲极富生活情趣,种花养鸟,斗蟋蟀,画画在当地也有些名气.他在家乡度过了十八岁以前的时光.他的家乡很有些文化氛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庙,还有一些民俗.寺庙成了他小时经常玩耍的场所.他去庙里看过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其它佛像,看过庙里的广庭大树,看过和尚做法事时的布置道场,敲击法器,唱“叹骷髅”.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到乡下的一个小庵里住了几个月,认识了一个小和尚和小英子的一家.他对家乡的丧礼、放荷灯等风俗也颇感兴趣,还看过银匠店的银匠制作小罗汉,画匠画“家神菩萨”,竹匠做草筢子,以及布店门上的一副对联.国文教师高北溟的清高正直,乡人的勇敢和乐观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阅历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因素,对他日后的创作以及人生观的形成显然有着重要影响.《受戒》、《大淖记事》和《徙》就几乎完全是根据这段生活的见闻写出来的.此时的汪曾祺虽然尚处未
1995年04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蒋善民
<正>近几年来,汉文学语言的研究进展较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有的侧重研究某部作品的语言,有的侧重研究某个作家的语言,但对汉文学语言自身特点的探讨和研究却并不深入.现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抛砖引玉.汉文学语言既然是汉语中的一个分支,它当然具有语言的一般特点,但它是完美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相统一的语言,它要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对人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产生影响,因而汉文学语言在词语、句式、辞格运用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1995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杨贤玉,吴明清
<正>一、英语教学中注重汉英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国家教委颁布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提出:“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语音、语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了解:…….”同时《大纲》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求”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牲,提高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文学欣赏的能力.”
1995年04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柳忠贤,张树林
<正>1.外语教学就是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把外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充满着各种矛盾的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恰当地解决好各种矛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对外语教学过程起重要影响的矛盾有: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听说与读写、外语与母语、单词与句子、语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教师与学生等.在这诸多矛盾中,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一矛盾是主要矛盾.只有抓住并认真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1995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熊东烽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国家教委在九四年五月下达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风是影响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因素.……要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根本任务,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尤其要对学风问题给予特殊的关注.”一所学校学风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和该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竞争的成败,决定着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能否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事关重大,搞好高校学风的建设,是四化大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1995年04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易健
<正>随着十堰市和原郧阳地区合并,新的十堰市已于1994年开始运行.我校的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市区的34万人变为334万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期困扰我校规模的主要矛盾之一——生源不足.有了根本的改观.但一所高校的发展,仅有外部条件是不够的;我校是地方性高校,坚定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特别是我校已确定“工科为主、文理兼顾”的发展方针,更有必要根据新的市情及市“九五”规划,根据市辖各县、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我校的重点专业、新建专业、限招专业、停缓招专业等.从而练好内功,着眼于为十堰市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1995年04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郑春元
<正>市属高校学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办刊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在传播知识,扩大学校的影响,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成为学报园地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市属大学的一些学报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总体学术水平不高,内容平平的文章较多,缺少有真知灼见的上乘之作,没有发挥出学报应有的作用.亟待提高学术质量,办出特色,向优质高效转化.一、增强科研意识,努力造成科研工作的浓郁气氛是办好学报的前提
1995年04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吴京萍
<正>图书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图书馆管理的改革,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多方面的,包括有业务领域的管理、现代化设备的管理、安全卫生的管理及人的管理.在诸多的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处于一切管理的核心地位.图书馆人员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事业发展.本文就图书馆改革中人的科学管理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人的科学管理在图书馆改革中的意义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除了必须拥有丰富的藏书、先进的设备外,还要依靠广大的图书馆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依靠人去完成,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本身是一种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在力量.重视人的管理,认识分析研究人的管理特点、规律和方法,对于人的管理做到科学、
1995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1995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