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 明代郧阳外来流民及郧阳开发初探

    王一军

    <正> 今天鄂、豫、陕、川四省毗连地带的广大山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也有局部的开发,但是,直到明代中期,总的说来,这里还是山深林密、人烟稀少的地区。而使这一地区原始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首先是明代涌入这一地区的外来流民。他们辛勤拓荒流洒的汗水,他们与封建统治者英勇斗争付出的鲜血,写下了这一地区开发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重温这一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屈奋斗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热爱这块浸透着我们先人汗水和鲜血的土地,

    1996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发微

    朱平安

    <正>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最为当代学者所病诟,被认为是消极,因循、保守、颓废和无所作为的混世哲学。很少有人对他的政治思想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从而造成了对他政治思想的不少误解。过去对老子政治思想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缺乏历史的观点,即对“无为而治”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缺乏深入地了解。“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②缺乏思辩的观点。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一个哲学思辩意义上的政治命题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性的施政纲领,无为和有为是对立的统一,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我们对此不能作形而上学的机械理解而要进行哲学上的思辩。③缺乏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天道观、养生观、伦理观以及认识论等有密切联系,是他理论体系的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不从他的理论体系出发而只是从一些孤立的政治命题出发,是很难对他的政治思想作出正确而公允评价的。

    1996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子计算机与我国现代管理

    胡(学攴)

    <正> 使用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现代管理,并把它作为现代管理主要手段,这是当今世界管理现代化的一种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和管理现代化的实际,来探讨中国现代,管理系统与电子计算机的关系,分析我国现代管理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情况,及今后我国在现代管理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应解决的问题。

    1996年01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几点浅见

    孙曼云

    <正> 当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搞好政治体制改革,会对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是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论述。

    1996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秘书部门群体优化的思考

    陈淅生

    <正> 说起秘书部门,无论是秦汉时期的丞相府,尚书台,六朝的“三省”,还是明朝的“六部”,无论是清朝的内阁、军机,还是民国时的秘书处、承政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其共同的性质,即都是国家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内的综合办事、参赞性的部门。其主要作用是辅佐性、服务性的。然而秘书部门对于组织、领导、上司辅佐、服务的好坏优劣却非同小可,大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权、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小至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机构和单位的工作、生产。在我国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制度转变时期,

    1996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与对策

    李南峰 ,刘玉敏 ,王慧娟

    <正> 1996—2000年是本世纪的最后5年,也是我国“九·五”规划的第一年。由于地市合并已于1994年底进行,大十堰的格局已定,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大发展势在必行。在1995年底召开的教代会上,校党委提出的“九·五”规划已经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办好一所大学,除硬件之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此尽快搞清我校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1996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潮与南北文化涵化

    王立

    <正> 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果,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接触后互相采借、影响所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由地域性趋向整体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时期。这时期胡、汉文化及其汇聚后的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不断撞击、融合,呈显出了双向涵化的壮丽、复杂的风貌。正是在这南北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碰撞、涵化的汹涌激流中,中国文学形成了多元化的历史潮动,从而推动了文学及其观念的成热与发展。

    1996年01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忠义英雄史诗的完成——《水浒传》“征方腊”的几个问题

    王基

    <正> 一 《水浒》的故事发生的时代及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整个的是一个封建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农民有皇权思想正是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

    1996年01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漫谈《聊斋志异》中的趣语

    关兀

    <正> 《聊斋志异》是用芳龄已过的文言写成的作品,但拥有亿万的读者,“风行天下,遍天下无人不爱好之”(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数百年来流行不衰,人们喜爱《聊斋》,除了是由于《聊斋》有离奇的故事,曲折变幻的情节,奇特的形象外,还在于《聊斋》的独特的语言艺术。《聊斋》的语言有极高的描摹力,作者极善用趣笔,在作品中创造出大量的趣语。近五百篇的志异,篇篇都有一些

    1996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廖本《现代汉语》存现句问题的探讨

    田雨泽

    <正>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第一至第三版为甘肃人民出版社版,增订版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以下简称黄、廖本),代表了他们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的最高成就,也展示了其他参编者学术探索的丰硕成果。该书自八十年代初出版以来,在全国影响很大,许多高校纷纷把它选作现代汉语课教材。全书体例得当,深浅

    1996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汉英词汇的文化负载比较

    柳忠贤

    <正>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载体,而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一种文化首先会反映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的词汇上。对词汇意义中的文化负载进行研究和对比,可以更清楚地揭示语言和文化二者的密切关系,对学习和掌握外语起到推动作用。

    1996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英语辞格Oxymoron

    吴明清 ,彭家玉

    <正> Oxymoron(矛盾修饰法)是英语反义词的一种灵活运用,是将两个意义互相矛盾或互不调和的反义词巧妙地置于一处构成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在实质上,性质上或特征上互相矛盾对立又协调统一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汉语中的“精警”颇多相似之处。大家知道,映衬也是把两个互相反对的事物连在一起使其相互衬托、相互对比、相得益彰的一种修辞手法。试比较下列例句:

    1996年01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写作现状分析与改革设想

    孙支南

    <正> 应用写作正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后,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和其它学科相比,应用写作的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应用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一个人可以永远不写小说,不写诗歌,但却不能不写信函,不写请示报告,不写计划总结,不使用

    1996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目录的文献信息

    寥延唐

    <正> 我国“目录”之名起于汉代,这是经过校书实践而产生的。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整理了西汉末年以前的大量古籍,编定了《别录》、《七略》。《七略》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它概括地反映了西汉末年以前我国学术的基本情况。我国先秦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诸子争鸣,学派林立。

    1996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强化学术性工作 深化高校馆改革

    柳较乾

    <正>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理解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其学术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这对高校馆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具

    1996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堰大学学报》九五年顺利通过省新闻出版局审检、获得九十七分的好成绩

    弁纪思

    <正> 《十堰大学学报)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送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审检。由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审检,审检是采取按政治质量、出版法规质量、专业质量逐项打分的方式,在

    1996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善民老师参与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一书出版

    关兀

    <正> 我校中文系蒋善民老师参与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于一九九六年二月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1996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