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高职研究

  • 关于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的思考

    胡和平;

    英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学习与借鉴英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和办学体制,设立职业教育的学位序列;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正名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2008年01期 No.7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 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异分析

    杨希武;张德新;许文祥;张健;叶波;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教育类型和培养的人才类型相同,都属于职业教育并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其层次不同故而人才培养必然存在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具有人才培养起点高、规格高、"双证书"层次高以及高职生具有就业岗位宽、社会期望值高、发展后劲足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利于培养出社会期望的职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2008年01期 No.7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李爱萍;李南峰;胡剑安;

    教育成本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制度性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体制等。

    2008年01期 No.7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 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计提折旧的思考

    马宏丽;梅蓉;

    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计提折旧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计提折旧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008年01期 No.76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探索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途径

    戴建春;戴祎;

    根据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特别是职业技能匮乏,这是造成绝大多数农民一般只能从事某些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或体力活,收入微薄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缓慢持续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失地农民逐渐增加。不断涌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寻找新的谋生之路,如何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2008年01期 No.76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哲学·伦理

  • 合力论中的当代现实意义:摆正自己的位置——读《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李钊辉;

    合力论思想是恩格斯晚年所特别注重阐发的思想,它对于深入理解作为历史的辩证决定论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在对于这一论述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本文从文本出发,阐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并且提出了在当代社会中合力论思想的现实意义: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

    2008年01期 No.7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0 ]
  • 一场血泪交织生死交恶的哲学论战(十八)——杨献珍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中

    萧岛泉;

    2008年01期 No.76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解析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

    何楠;

    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皆标志着一种文明,虽相隔两千年,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从思维方式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有着对传统思想的否定、批判、解构、甚至颠覆,语言上的不拘一格,内容上的不确定性,如若放在一起探讨,能否带来新的价值呢?

    2008年01期 No.7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中西方诚信文化特质之比较探究

    陈俊亮;韩作珍;王翠英;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具有人格性、情感性和义务性等特质,而西方诚信则以理性为依据、契约为表征和法律为基础。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西方契约诚信文化存在着有限性与开放性、等级性与平等性、自律性与强制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实现中西诚信文化的互动与整合,建立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诚信文化。

    2008年01期 No.7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9 ]
  •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陈海红;

    道家和谐思想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从老庄的哲思中,可以延伸出很多家庭和谐的智慧,其中"冲气以为和"理论认为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只有执中而"和",才能使家庭稳定和谐。

    2008年01期 No.7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社会学研究

  • 构建和谐社会,传媒任重道远

    陈赞琴;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传媒,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提高新闻传媒的运用能力,克服新闻报道中的不和谐矛盾,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媒体应借助这样的契机,发展和壮大自己。

    2008年01期 No.7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之方法论

    张英;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并非毫无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受利润的驱使而冒着道德风险生产出的一些负外部性的产品,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危害。由于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成熟。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监管的责任。然而现实却使我们看到了政府的监管缺位。消除监管缺位,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找寻方法:政府要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大企业违规处罚力度,尤其要注重监管过程和监管手段。

    2008年01期 No.76 35-3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 浅析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与对策——对“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思考

    罗芳;罗琴;

    "民工荒"与"就业难"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焦点。"民工荒"和"就业难"均为结构性失业的表现,是由社会转型、用工及择业观念、教育体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我们无法回避它的存在。只有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转变企业和个人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才能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2008年01期 No.7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 关于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性质的探讨

    田平;

    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由国家将集体土地强制性征归国有并按法定程序给予被征地集体或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对于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对农村集体土地属"农民集体"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分歧,使土地征收在现实中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影响到征地补偿的标准、范围和分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主体缺位、国家主导、强制性、公益性、程序性和有偿性等方面。

    2008年01期 No.7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中日城市交通环境比较

    杨琳;杜志刚;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通过大量工程示例,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城市在交通环境上的差异,包括网络完善程度,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行为等。结果表明,中国交通环境仍处较低层次,亟需改善,以满足广大交通出行者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实现和谐交通。

    2008年01期 No.7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管理学研究

  • 高校争讼背后的冷思考

    耿芸;许丹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与学生的争讼案件频繁发生,转型中的高等教育暴露出的高校管理法律缺陷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处于"难管"的尴尬境地。采用"重要性"理论正确界定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高等学校的管理,实现依法治校。

    2008年01期 No.7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面试中的应聘者印象管理

    唐文鸿;段元花;

    应聘者印象管理是在求职面试中一种普遍现象,目的在于影响考官的评价。应聘者印象管理行为包括有三类策略:获得性策略、保护性策略及非言语策略。应聘者印象管理对面试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吸引、动机水平和个体差异,对于面试结果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

    2008年01期 No.7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6 ]

法学研究

  • 以“权利权力”为界对法律进行的划分

    王蕾;

    从界定权利权力的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权利义务说"存在一定的缺陷,肯定了"权利权力说"。从权利权力这两个法学的基本范畴出发,提出了四种法律类型:权利权力型、权利权利型、权力权利型、权力权力型。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途径。

    2008年01期 No.7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试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

    杨成刚;

    有些犯罪行为往往造成多重危害后果,既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使其精神受到损害。然而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受害人对犯罪行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相关的规定在立法上互有矛盾,并且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也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该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2008年01期 No.7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我国集体谈判权发展分析

    杨晓石;

    集体谈判权作为集体劳权通常是由劳动者集体享有,并由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来行使的权利,是集体劳权的核心权利。集体谈判权是通过集体谈判制度来实现和保障的。我国集体谈判权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加以重视。

    2008年01期 No.76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0 ]

文化研究

  • 娱乐 神话 空壳——对当今娱乐文化的思考

    许秀静;

    近年来各地风起云涌的娱乐选拔赛络绎不绝,演绎了一幕幕"麻雀变凤凰"的轻喜剧,想飞上枝头的普罗大众似乎通过娱乐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这种娱乐美其名曰"艺术",掀起一拨又一拨的热潮。然而,穿透这些夹杂着泪水和欢笑的感情攻略,我们可以看到,制造出来的娱乐事件充其量只是一种商业工具而已。

    2008年01期 No.7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论芥川龙之介访辜鸿铭之因由

    刘九令;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在1921年3月到中国旅行,其间不仅参观了中国的名胜古迹,还拜访了包括辜鸿铭在内的许多中国文化名人。芥川龙之介访问辜鸿铭,是将其看做反映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状况的一种载体。通过与辜鸿铭的交流和探讨能使他从中国古典文学文本中的虚幻与想象中走出来,切身感受到一个更加真实而具体的近代中国。

    2008年01期 No.7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文学研究

  • 图形—背景理论对《春江花月夜》的认知解读

    邵霞;

    写景诗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本文通过对写景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写景诗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研究表明,写景诗通过图形和背景的转移和变换来给读者呈现变换的写景画面。

    2008年01期 No.76 68-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1 ]
  • 四位侠女,两种救赎——唐豪侠传奇中四位女性的再解读

    卓雅;

    唐代豪侠传奇是唐人小说宝藏中的一颗明珠。其中以女性为主角的颇多。《虬髯客》、《昆仑奴》、《聂隐娘》以其成功的刻画了四位光彩照人的女子形象而被千古传唱。本文对这四位奇女子重新解读,发掘她们通过救赎行动来挽救女性自身价值与争取平等地位的深刻的人性意义。

    2008年01期 No.7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

    刘轶男;

    作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然在成书形式上留有晚清小说的片段性特征,在叙事模式上采用"新小说"家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但仍有着高于同时期其他晚清小说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具有在晚明时期走向成熟与辉煌的小品散文的风格。本文将主要以晚明小品的艺术特点作为参照标准,分析这部著作随性适意、真趣自然、抒情感怀、韵高奏雅的审美风格。同时把该书放在晚清小说的环境之中,在对比中凸现其小品风格。

    2008年01期 No.7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从《笨花》看铁凝文学上的突破与发展

    李旺;

    铁凝长篇小说《笨花》从史诗品格、风俗画等多方面着笔改变了她以往的写作风格,以一种新的视角关注着历史风云变化下的"世俗烟火",挖掘人性中的大美,关注人民的内在道德和智慧完成了她在艺术和思想上的突破与发展。

    2008年01期 No.7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综论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张海生;吴玉玉;

    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辅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新文学图志》以及《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等著作,杨义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和系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系统和范式,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视角来切入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的。

    2008年01期 No.7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在追寻中沉沦——从身份认同角度解读《美国牧歌》

    何云英;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的著作,书中描绘了主人公美国犹太人利沃夫一家由盛而衰的故事,身份问题是他们一家人难解的结。他们各自在探寻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意义,最后他们在身份的追寻中各自走向沉沦。本文作者试图从身份认同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2008年01期 No.7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伍家沟村与耿村鬼神故事的文化审视

    郑春元;

    伍家沟村与耿村都有大量的鬼神故事,内容有同有异。伍家沟村故事中的鬼追求还阳者多,求食者多,耿村故事中的鬼勇于复仇抗恶者多。伍家沟村的神仙故事中神济世者多,人追求修道成仙多。耿村故事的神仙的品质两极分化,有一类神富于奉献精神,牺牲自己造福世人;另一类神贪婪好色,为害百姓。分析了上述现象的文化成因。阐述了两村鬼神故事的文化价值。

    2008年01期 No.76 86-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简讯

语言研究

  • “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

    刘菲露;

    本文重点论述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根据"总之"在句中的位置和关系,我们将其划分为七种语义关系,即推论关系、强化关系、目的关系、解说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和假设关系。并且归纳出其四种语用功能:推导性标记语、强调性标记语、总结性标记语、让步性标记语和话题标记语。

    2008年01期 No.7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8 ]
  • 从“年”词族看词汇与文化的互动

    王菲;

    "年"作为现代汉语一个基本词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具有了丰富的义项。"年"及"年"词族的民族文化内涵甚为丰厚。本文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将"年"放到词族中进行考察,联系古今,对其意义体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探求词汇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2008年01期 No.7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语素“儿”的性质之我见

    王振广;

    对于在北京话以及广大北方方言中存在的儿化音节中的"儿"的性质一直存在着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儿"作为词缀的语素,也有人否认"儿"的语素身份,理由是儿化音节中的"儿"不够一个音节。本文将从词缀和语素的定义出发,指出对于语素的理解不应该狭隘,重点讨论了"儿"作为语素的几种不同的情况。

    2008年01期 No.76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林瑞榕;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从广告的特征、译语的文体特征、译语读者的反应和译语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可行的翻译策略。

    2008年01期 No.7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 浅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

    柳淑芬;

    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各类语用失误,指出公示语的英译应注重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

    2008年01期 No.76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 ]

教学研究

  • 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待摊及预提费用的处理

    张道珍;胡晓霞;张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新旧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有关规定进行比较,结合实务工作对新准则下待摊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一探讨。

    2008年01期 No.7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市场营销策划”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探索

    赵红;彭花燕;

    分析了项目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学步骤及项目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项目的设计思想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并指出保证项目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精选项目和细化对学生的指导。

    2008年01期 No.7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4 ]
  • 高职设计素描中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

    李建刚;胡盛骑;王怀勇;

    对物体结构的分析训练是在特定的观察方式中以特定的对待自然的态度,以新的观察,新的认识方式获得对于物体结构的新认识。将设计意识与素描结合起来,在训练中把握形体结构、构造规律,在训练中解决形体与空间关系的问题。

    2008年01期 No.7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