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殿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主要的经济要素,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把握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与原则界限,以便促进良性竞争,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已经实施的《反垄断法》条文,分别探讨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一致性与冲突。最后,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解决二者冲突的办法,建议出台《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
2009年01期 v.22;No.8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姚熙;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项实践催生、立法重视的新兴程序制度,学界对其争论比较激烈,甚至不乏相互对立的观点。近年来,随着公民诉权意识的觉醒,行政诉讼数量的不断增多,研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当今中国社会状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9年01期 v.22;No.8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周禄涛;
从一个案例引出对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性质的利他合同说、非真正利他合同说和宽泛说三种不同解读,并通过对上述三种观点的分析得出宽泛说是对《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的最优解释。
2009年01期 v.22;No.8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李志鹏;宋扬;
行刑社会化源于西方国家的监狱改良运动,被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介绍到中国,引起学界和实务界的极大推崇。毋庸讳言,行刑社会化这一制度设计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颠覆了传统监禁刑的理论与实践,具备积极革新的基因,然而任何一项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空间及物质、精神等诸多层面。当下我国的现状是否会对行刑社会化的移植产生排异反应,应该得到足够的探讨和关注,这也是其本土化的必然进路。
2009年01期 v.22;No.8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杨瑞侠;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要求对人作为人的本质、价值、使命、个性发展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人权给予充分的保护。犯罪嫌疑人作为被暂时性推定为不清白的人,其权利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其作为人应该享有的一些基本的权利是不应该被剥夺的。我国大体承认国际刑诉准则的规定,但在实践方面仍有一定的距离。
2009年01期 v.22;No.8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李怡;
审批逮捕有谨慎逮捕和对侦查进行监督两方面的作用。我国批准逮捕率较高,原因在于采用卷宗式的审批逮捕制度。由于侦查中心主义和科层式的管理模式,检方对侦查卷宗极度依赖,而卷宗制作具有单方性和秘密性,因此侦查监督的有效性就受到怀疑。应当从强调部分案件的直接言词原则与保障律师的辩护权等角度,削弱侦查阶段的单方性和秘密性,从而合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2009年01期 v.22;No.8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