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芳;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此,要不断强化校企之间的纽带,放大双方利益交集,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切实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真诚合作和加强自身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努力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2010年02期 v.23;No.8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王振朋;辛婷婷;
专业与产业联动作为校企合作的全新机制,在此机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以专业设置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在专业建设上以就业为导向,紧贴产业市场的需要,坚持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发展创业型专业的办学思路,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联动。
2010年02期 v.23;No.8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付海龙;
在高职办学竞争日益加剧和社会问责意识日益高涨的新形势下,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实现规范办学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新观念,结合高职的办学规律和办学实际,科学规划并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
2010年02期 v.23;No.8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 潘强;陈红;
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基于职业的、真实的、岗位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对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存在着疏漏,主要表现在疏忽对学生实习的管理以及忽视对校外学生的管理,使得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存在的系列问题,需做实"四化管理",即:深化实习管理机制、强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实习导师结构、细化实习管理办法。
2010年02期 v.23;No.8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4 ]
- 李星蕾;刘云生;
本文在解析传统文化之伦理关联基础上,以师生关系为视角,探究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之师生关系所蕴涵之价值基础及其伦理关联,并认为"师徒如父子"之伦理逻辑必然包含师生关系之伦理钳制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对教师之德行、智能之权威假设,于规范教师言行之际,强行导引学生之言行合于道德规范。其中,虽存在诸项理性价值缺失,但确乎于教育理念中渗透了必要之道德伦理滋养,师生关系之现代转型实则意味着从传统之身份强制道德关系转为权利对等法律关系。
2010年02期 v.23;No.8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9 ] - 单辉;单益强;
庄子借"至德之世"的怀想,构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想蓝图。这理想的社会中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的保持,"万物群生"使人口与资源的比例处在最优状态;"人无功利"使人们无欲无为,虚静恬淡;"万物协和"体现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有机统一,充满了自然和谐的静态美。
2010年02期 v.23;No.89 20-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杨绍祥;
梳理中国的儒家道统思想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道统思想萌芽于《论语》,始于韩愈,成于程朱。直到近现代,新儒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立派别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标志了儒学道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中华道统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基本理论和学说。
2010年02期 v.23;No.8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吴红宇;
行政腐败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防止腐败的出现,保证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各国政府都在竭力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止贪污腐化的方法。法治国家在廉政管理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着良好、完善的廉政法律、法规,并建立一套完备的执行和监督廉政法律实施的国家廉政机构。本文拟就行政腐败的来源及其带来的消极后果分析防止行政腐败的措施和方法。
2010年02期 v.23;No.8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郎晓斌;
玄言诗在东晋盛行有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山水诗也在发展着,它们之间互相交融,彼此消长。东晋后期湛方生的山水诗已是较成熟的山水诗了,此时玄言诗与山水诗的消长已发生倾斜,山水诗呈蓄势尽发的态势。刘宋时的谢灵运、鲍照对山水诗的成熟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谢灵运以写景细腻精致擅长,鲍照以取景奇异感情炫魄著称,二者又程度不同地都融情于景。谢诗承继玄言,而又降其为附庸;鲍诗无承老庄,激抒胸襟块垒。二人对玄言诗的消退和山水诗的勃兴的贡献至为重大。
2010年02期 v.23;No.8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王士臣;
王昌龄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研究者对其因何种诗体成名存在争议。本文将立足于王昌龄现存作品和时人对其诗歌的评价,从诗歌创作、传播方式、读者接受三个环节,结合王昌龄的赠人诗、盛唐诗选本选王昌龄诗、王昌龄被选入歌词的诗和当时的诗坛风气、雅俗观念及王昌龄诗歌理论两大部分六个方面来探寻其获得诗名的真正原因。
2010年02期 v.23;No.8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王宁;
鬼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三言"中关于女鬼的作品与其本事相比在故事人物、内容情节、叙述方式等方面有了新发展。与六朝志怪唐代小说、《聊斋志异》相比在其身份、对礼的遵守、与男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0年02期 v.23;No.8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叶志芬;
张天翼和郑渊洁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童话作品受到儿童文学界和广大孩子的欢迎。本文主要通过对两位作家塑造的顽童形象的分析比较,结合作家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通过对"好孩子"的不同定义、对人物塑造的不同关注点、对儿童幻想的不同态度以及感性化的不同程度这四个方面探微张天翼和郑渊洁童话创作的不同之处。
2010年02期 v.23;No.8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李垣璋;
十余年来,伴随着刘亮程由最初的"一夜成名"到今天的"销声匿迹",刘亮程研究逐步深入和发展,但刘亮程及其散文的意义人们关注的却很少。本文以为,刘亮程的意义在其艺术创作生活中的"进入",这种"进入"有其艰难性,但同时刘亮程也给出了一些"进入"的途径,而这种"进入"的本质实为艺术创作的终极途径。
2010年02期 v.23;No.8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