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剑祥;
从职业与性向的理解出发,简述了国内外的职业性向理论研究,着重从个体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不同的构成要素探讨了职业性向理论在择业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2013年01期 v.26;No.10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刘绍斌;
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求,必须认真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高职院校权力结构失衡的原因,明确高职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问题解决的着力点,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行政和学术权力和谐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2013年01期 v.26;No.10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钟俊;
推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这方面,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依托课堂教学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律信仰教育,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普法活动,依托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志愿服务,等等。
2013年01期 v.26;No.10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胡翔云;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在将职业岗位要求向课程标准转化的过程中,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线索,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中获取职业岗位要求。求出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与职业岗位要求的交集和增量,将交集部分作为课程标准核心要求,对增量部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增量部分的哪些要求应该纳入课程标准。对交集部分和强相关的增量部分进行归类求和,以此为依据形成课程体系,研制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的范式—"615"螺旋式课程标准开发模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学进程中的时空关系应符合"教学对角线"原则。
2013年01期 v.26;No.10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徐玉成;贾少华;
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试点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学分替代制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对学分替代的制定原则、实施原则、优势、创新、启示进行说明,有助于全面理解学分替代。
2013年01期 v.26;No.10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李静;王青汉;尚丽华;周泽;
职业核心能力,是相对于职业特定能力的一个概念,是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能力。本文作者结合高职教学的实践,对如何在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2013年01期 v.26;No.10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3 ] - 何玲玲;
基础较差的生源对于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士兵突击》许三多与高职学生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对高职素质教育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2013年01期 v.26;No.10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李路;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保证。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对高职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十堰职院汽车工程系为例,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和技能基础,提出对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意见和措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v.26;No.10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叶平浩;
以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源信息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时间、主体、内容、地点等进行多维度考量。发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的一些特征并提出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建议。
2013年01期 v.26;No.10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石魏;
刑法修正案(八)在破坏生产经营罪下面又制订了一个补充性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至此,欠薪行为经历了由民法、行政法到最严厉的刑法的调整过程。在对劳动报酬权与劳动报酬所有权辨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包括两个,主要客体是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所有权,次要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对劳动报酬,既包括工资,又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等。对于"数额较大",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资水平,应以一定的基数作为基础,辅助以拖欠时间的长短作为认定的标准。对于犯罪主观方面,我们认为,不需要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本罪的要素。当行为人为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而抽逃资金、财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时,构成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罚。
2013年01期 v.26;No.106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杨诚;
商事审判中,以鉴定结论为代表的"科学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许多类型案件的解决需要通过鉴定来认定事实,鉴定对法官证据采信和事实认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熟知法律的法官却未必精通其他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司法鉴定工作一方面日益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为法官认定事实、裁决纠纷提供了有效的协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有关司法鉴定的立法相对滞后、对鉴定机构的监管缺失、鉴定机构良莠不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尽如人意,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法院在商事审判中司法鉴定工作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构,以期为缩短审理期限,提高鉴定效率助力。
2013年01期 v.26;No.106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莫文辉;
随机因素对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将质量刚度、阻尼系数看作随机变量,研究了单自由度强迫振动的共振频率的可靠性。对随机变量进行计算机模拟,产生大量样本。应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振动位移的可靠性。模拟次数越多,求得的可靠度精度越高。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
2013年01期 v.26;No.10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欧阳艳阶;张明;
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增强软件运行的健壮性,并能快速地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本文分析了Visual Studio.Net平台异常处理的逻辑,阐述了异常类、异常处理机制以及异常处理方法,提出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异常处理的策略。
2013年01期 v.26;No.106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黎正祥;贺琼;
光旁路技术是行业的新兴技术,尤其适用于链形及环形网络结构。当处于链形网络中间的某一传输设备因停电停止工作后,光旁路设备会立即切换光路,将该站上游过来的光信号跳过本站,直接送至下游站,从而避免了下游站业务中断。它具有非常积极的学术研究价值及市场价值。
2013年01期 v.26;No.10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汪超;吴吉瑞;
一级减速器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零件测绘和三维实体造型的对象,特别是实体造型中对于两侧不对称处筋的造型,直接使用筋指令会造成失败。可以将筋的厚度减小来满足筋指令的使用条件。本文在不改变筋的厚度前提下,提出使用一半筋+拉伸一半筋、拉伸生成筋和变化的筋指令三种方法,实现不对称部位筋的造型。
2013年01期 v.26;No.10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郭亚庆;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也是语言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法过程中,如果能加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编写这样的程序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由于算法比较抽象,因此要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就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二分查找法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算法的来龙去脉,抓住算法的本质,从而激发起对程序设计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2013年01期 v.26;No.10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