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 管理是当今世界的首要议题

    胡斅

    <正>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工农业的发展;推动工农业的发展,又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运用、则又需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需要三大支柱:科学、技术、管理,来共同推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

    1993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公共关系的哲学基础

    王顺利 ,陈友新

    <正> 任何一种思想的诞生,总是它所在时代的产物,归根结蒂反映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公共关系思想也不例外。它的萌生、发展和日益科学化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的。除此之外,任何一门学科还无不具有制约它成长的特殊因素。就公共关系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还较多地受管理者本人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与管理者对人的看法有关。关于此点,哲学思想史和管理思想史均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阐述是困难的,这里,我们仅仅就对公共关系影响最大的两个命题作一点简要的说明。

    1993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正> 为贯彻落实九二年十二月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点指示和国务院国发(1992)063号文件精神及省语委有关指示,给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十堰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校语委会)统一领导全校的语言文字工

    1993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我国城镇人口合理密度的研究

    古学

    <正>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在有限的地面上要容纳更多的人,必然要走提高城镇人口密度,并相应向空间发展的道路。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1993年01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堰市目前发展乡镇企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朱平安

    <正> 十堰地区耕地面积极其有限(人均只有几分地),自然资源相当匮乏(目前除了用材林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成为本地拳头产品的大面积经济林,过去我市的特产是橘子,但经九一年一场大寒几乎全部冻死。地下至今也未发现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交通比较阻塞(各乡镇均无象样的公路,大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仍

    1993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

    钟德

    <正>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德育已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德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应对其各系统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基础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1993年01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二届六次教代会原则通过《关于十堰大学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关兀

    <正> 5月13日-15日,我校召开了二届六次教代会,专门审议《关于十堰大学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改革方案。5月15日下午,经过参加教代会的全体代表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关于十堰大学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1993年01期 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家长在“三结合”教育中的作用

    李杏梅

    <正>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外部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因此,家长应在这“三结合”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抓好基础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石,家庭是孩子开始接

    1993年0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实用古汉语词典》出版

    研迅

    <正> 据1993年3月30日《锦州师院报》报道:经十年编撰,五百万字巨制《实用古汉语大词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辞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全

    1993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商帝王以日命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王一军

    <正> 夏商时代的帝王以日命名,或者说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命名。以日命名和以十天干命名,实际是一回事。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依次称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值班照临人间,十天一周轮,周而复始,一周轮即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就是十天干,也叫天干。

    199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用文言虚词考辨

    付荣

    <正>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1993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化问题的思考(下)

    田雨泽

    <正> 以上我们探讨了现代汉语异形词形成的原因和途径,目的是为了找到整理和规范它们的原则和方法。异形词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一项紧迫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慎重对待。对每一组异形词,都应当弄清来源,权衡利弊,反复研究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词作为规范词、标准词。笔者经过再三思考,特提出如下几条整理和规范现代汉语异形词的原则和方法,供广大语文工作者及有关部门的同志参考。

    1993年01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妹子题画诗选注

    雷景春

    <正> 中国题画诗,始于唐,传于宋元,盛行明清,但仅限于须眉之间。女子题画诗,在唐宋时绝少,杨妹子算是例外。 杨妹子,南宋宁宗恭圣皇后之妹,一日杨娃,会稽(浙江绍兴)人。工诗、善书画,以

    1993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鲁迅论民间文艺的搜集与整理问题(下)

    盛文庭

    <正>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民间劳动大众的口头创作是文人文学的先头。鲁迅指出,社会文人文学并非“从天而降”,它们是赖于民间文学“刚健清新”的乳汁养育,才苗壮成长起来,

    1993年01期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英语教学原则的几点思考

    柳忠贤

    <正>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英语教学(包括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在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毕业生真正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在工作中发挥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应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的几项重要原则,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993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饶馨

    <正> “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恢复开设已有十四个年头了。南京大学首先于一九七八年开设此课,由此“大学语文”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铺开。这说明“大学语文”的恢复是必要的,也是深得人心的。但“大学语文”的建设还不够完备,不少问题尚值得研究。这里仅就个人的一点体会,谈谈对“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修订四版)》,以下“教材”均指此)和教学的一点意见。

    1993年01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柳较乾

    <正> 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就高等学校来说,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以及校园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能够引起人们美好的回忆,使毕业生对母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知识信息的收藏地和传播知识信息的场所,对校园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993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