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 浅谈企业家的意识修养(上)

    何忠

    <正>本文所论之“企业家”泛指生产环节的工厂厂长和流通环节的公司或商店经理,及其主要管理人员。本文所论之“意识修养”既是一个队识问题,即作为企业家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意识或观念;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准确地说,是企业家通过实践把上述意识或观念变为自己的一种修养,或一种素质。马列主义历来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从不否认精神与领袖的作用.

    1994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利因素,迎接新的挑战

    鲁随伙

    <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活动中,在切实搞好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不利因素和面临的新的挑战。以便在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对症下药”。

    1994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改“十堰”市名为“武当”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周贤鹏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之上。但是,我认为这是紧密依托东汽和内部使劲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条腿走路,突出反映是在对外开放不够。这是很大程度上因为现有名称“十堰”二字不利于对外开放,海内外绝大部分人时至今日还不知道十堰市,其知名度与城市地位很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知名度的提高。因为此两字过于僻俗,从音节上讲“十堰市”三字都是仄声,说起来很拗口,外地人对此很费解,并且经常混听误写为“试验室”。这类事情时有发生,我们十堰市人到外地办事为了说明“十堰”二字经常依附于“二汽” 或“武当”,向外地人解释说“十堰在二汽”。这样解释实际上是不得已的反常现象。但是如果说:十堰在武当人们马上会投以羡慕的目光.为了迅速扩大我市对外交往我认为应将现有名称改为武当市为宜.

    1994年0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国演义》初考浅论(下)

    张志合

    <正>(三) 在前面,我们已谈到《三国演义》一书,既是为市井细民写心,又是为知识分子写心的。倘是我们单就其为知识分子写心这一面来透视它,首先还必须看到这“知识分子”并不包括那一时代的“文人”的全部。而实质上他只包括生活在社会下层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是“村学究”、落第秀才、“书会才人”、隐士这一流不曾得官,未食君禄的文人。这一类文人虽未能入仕,但既然是读书人,其视野却要比目不识丁的“市井细民”开阔得多。即所谓“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另一方面,这些人读书为求仕,即使终身不得入龙门,但由经史子集的熏陶而培养出的参政意识,却不可磨灭。唯其不能入仕,他们对于政治以及忠孝节义的要求亦大不同于那些达官显宦和市井细民。尤其是对于“忠”的理解,更能体现出这一阶层的思想意识。

    1994年01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论辩语言艺术

    于全有

    <正>“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被后世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在强敌压境、吴中主降派甚嚣尘上的形势下,诸葛亮以其超群的智慧、雄辩的才能,一一击垮了江东主降派的群体发难,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思想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探讨一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沦辩语言艺术,无论对于我门更好地掌握运用逻辑学、还是论辩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指导语言实践,都是不无益处的。

    1994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百幻皆奇设 升腾五色烟(续一)——谈《聊斋志异》的幻化艺术

    郑春元

    <正>三、高度的幻真性 人们在读聊斋中花妖狐鬼故事时,明知其假,但又深感其真,历代一些评论家都有如此感受。清·冯镇峦说过:“虽说鬼谈狐,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如未央宫阙,实地造成。”①当代一位评论家在谈读《聊斋》的感受时说过:“……这些形象能钻入读者的心里,又好象时时跟在身后,所以在读《聊斋志异》里写花妖鬼魅的篇章时的心情,就和读一般文学作品时的心情大不一样。在读一般文学作品时,你会哭,会笑,能想象出惊心动魄的厮杀,也能想象出缠绵悱恻的悲欢离合,可是却很少会和自己周围的环境直接联系起来。若是读《聊斋志异》,作品中的人物环境和自己周围的环境似乎立即消失了界限。室外一丝风,几滴雨,虫声唧唧,树影摇摇,飞蛾绕灯,蝙蝠穿窗,都增加了作

    1994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鲁迅西安书帐考述

    盛文庭

    <正> 据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五日《鲁迅日记》:……在博古堂买耀卅出土之石刻拓片二种,为《蔡氏造老君像》四枚,《张僧妙碑》一枚,共泉乙元。”其中“蔡氏”当是“吴氏”之误。

    1994年01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的矛盾成因探讨

    田雨泽

    <正>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远远超出了俄国国界,达到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如同其他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矛盾,并且越到后期越尖锐,终于导致了他弃家出走、病死异乡的悲惨境地。他的不可调合的世界观的矛盾,当然也明显地表现在一生的文学创作上面。恰如其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分析他世界观的矛盾性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探求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列夫·托尔斯泰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对其毕生的文学道路作出公允的评价,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994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审美标准

    曹书文

    <正>一 性从来就是一个引人入胜而又众说纷纭的话题,文学中的性描写自然也成了创作与批评的一个难题。人们似乎早巳习惯了把人的性行为视为兽性,在肯定文学是入学的前提下对文学中的性描写进行质疑,这既是一些批评家反对文学中写性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又是形成部分作家写性时心存余悸、无法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属于人的而非兽的性为,人的性活动是生产人而非生产

    1994年01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析与综合”的实施方法论(下)——逻辑思维研究之一

    王染白

    <正>“综”,原指织布机使经线与纬线交织,目的是使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而成为“布”;“合”,闭之而收拢者也一一这样,才可能成为“布”。因此,“综合”在思维方法领域,就是把客观事物“分析”开来的分散的各细胞所形成的各定义,从认识这个客观对象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角度出发,而收拢起来思索,使之成为有“精神的系联”的全体,最后归纳出真理性的结论。

    1994年01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英语歧义句理解及翻译

    柳忠贤

    <正>一、概述 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成分的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由此可知,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是语义学研究的范畤。 自然语言都不是理想的语言。“理想的语言是强大的表现力与使用语言手段的简捷、灵活相结合,没有例外现象,不规则现象和歧义现象……”①除了人工语言(如世界语)以外,各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就是相互传递信息,一方把信息编码成为语言,另一方把语言解码成为信息。如果一种语言形式可有两种或多种意义,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产生理解困难,引起某种误解或误会。

    1994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析三种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区别

    周福梅

    <正>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功名词是英语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在句中都不能单独作谓语,其用法各异,区别主要如下: 1、作主语: ①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作主语,但不定式常表示一次性的、具体的动作,而初名词则一般表示泛指和抽象的动作,时间观念不强,不指某一次具体的动作。如: Swim ming is helpful to one's health. To do this job is not easy. ②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都可用形式主语it替代,但在“It is no use

    1994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期刊资源开发的持证和对策

    王富民,柳较乾

    <正>期刊在众多的文献类型中,以其篇幅短,知识新,内容广、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而被认为是与时代同步的出版物,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学术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观点和新成果往往首先在期刊上报导。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期刊15万种之多,我国出版期刊也有8千种之多,在整个文献情报总量中,期刊所含情报量占到65%—70%,独占整头。

    1994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