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德虎
<正>文学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不是作者面壁虚构的产物,而是源于生活,大都有其原型。在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共产党员形象。这些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建树的辉煌业绩,概括了他们面临各种严峻的历史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铭刻在人们心里。我们把文学作品中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搜集起来,编写成书,其目的,是想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一本系统的参考
1994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斅
<正>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不断扩大和信息瞬变的年代里。对于一个本来要求较高的管理者来说,要求就更高了。加之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时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管理者,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能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扰,沿着自己的既定方向,沉着勇敢地前进,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般工作人员不同的特殊的素质与风格。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格;其次是要掌握现代管理所必需的科技知识及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再次是要具
1994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友新
<正>三、有利强化记忆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存于广大公众的心田,因此,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是设计企业形象的重要原则。
1994年04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迅
<正>我校机械化工系党育哲老师发表在中国机械,学会主办的一九九三年第五期《机床与液压》杂志上的《组合机床转台反转定位的弹离分析及解决方法》
1994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裕强
<正>学校食堂工作是学校总务处的一项中心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我校规模不大,目前就餐人数不足一千人,自去年五月起,逐步开设大、小食堂和小炒部共六家,分别采用承包制和租赁制。这样一来,学校每年可节省对食堂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约五万元。由于大食堂承包时制订了较全面的《承包细则》,并且与承包方签订了“承包合同”,加上承包人的主观努力以及学校、总务处、学生伙管会的监控。尽管市场上粮、油、菜价格连续上涨,伙食价格的上涨不光是滞后一个来月,而且上涨幅度总比市场的上涨幅度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4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卫言
<正>本文拟以中国古典文学意象为主要探讨对象,从主题学的观点上提出“意象史”这一命题,从下述四方面进行简要论述:1、意象史研究与意象研究的关系;2、从意象吏角度对意象进行内划分与外划分;3、意象吏总体效应及其在作品创作鉴赏的作用;4、意象史形成的文学史条件与相关的理论性认识。
1994年04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登光
<正>梅①在我国作为一种重要的观赏花木历代受到人们的喜爱,咏梅诗更是代不乏篇。梅之所以得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不仅仅因其外在的形态美,更重要的是它被赋予某种人格的象征意,成为雅文化的一部分深深融铸积淀在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理结构当中,承传相续代代不衰。
1994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明武
<正>《老子·第十九章》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对上述“绝圣弃智”、“见素抱朴”思想的提出,只是一些简单判断,道理并不充分。《庄子·马蹄》篇则对老子的“绝圣弃智”、“见素抱朴”思想进行了阐发。庄子学派①以马、埴、木为喻,论述了素朴、无为的思想,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批驳智慧功利之过。其思想观点虽看似荒谬,但却喷发着智慧的闪光。文章破立结合,浑然成篇。
1994年0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行宪
<正>聚材取事,最能体现一个写作者的眼力和见地,任何写实性作品乃至吏传文学都不可能有闻必录、据实直书,都有一个筛选材料的构思过程。《史记》的人物传记历来被认为是“考信”、“实录”的典范。其实,这只是司马迁取事的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这一点并不是他的独到之处,并不是《史记》的根本的特色。“考信”、“实录”作为一种选材的标准是先素历史著作的传统,所谓董狐直笔就说的是这回事。《史记》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大写特写充满奇异性的人物和事件,并使“奇”和“实”得到了很自
1994年0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力
<正>在现存一百数十种元人杂剧中,婚姻恋爱剧约占三分之一,其中不少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一定时代的文学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作家心灵的表现。透过元代婚姻恋爱剧,我们看到,当从“士”入“仕”的道路被堵塞之后,失却了晋身之阶的元曲作家以其高标时代的精神风骨和非同平常的人生视角审视着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爱情,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精神氛围中,将人生和世事的沧桑变幻以及悲喜哀愁融入戏剧创作,表现了异于前代文人的爱情观。本文试从历史文化精神变易的视角探究元曲作家爱情观的进步性,愿以此就教于同行。
1994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春元
<正>奇趣之美 奇趣是指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既不寻常,而又合情合理,具有新颖奇特的诱人意味,具有特殊美妙的情趣。奇趣寄寓于形象之中。克罗齐在《美学》中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者意象离情趣不能独立。”《聊斋》通过人鬼精魅的奇妙幻变,使作品极富奇趣之美。蒲松龄将精魅狐鬼幻化为人,或将人幻化为异类,这类形象具有亦人亦物、亦
1994年04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淅生
<正>文章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也有一个截取当与不当的问题。 前面的图示中CD显示,它的移动变化同样影响着文章题材的特定性和结构的和谐美。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是有始有终的,有头有尾、有因有果的,文章结构应体现这种规律。在记叙类文章中,千人万事、曲折起伏,然而“其先东西南北,各自分开”而后则“必须会合”(李渔《闲情偶寄》)在议论性文章中。提出问题,分析
1994年04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染白,盛文庭
<正>教育属上层建筑范畴,它的发展必然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规律。这里说的社会经济,尤其包括科技进步的程度,以及生产实践的发展程度。教育,不可能脱离这些经济基础而独自飞跃,它总是受到科技发展的严正挑战才得以具有转折性的跳跃前进。——这从世界科技发展吏与教育发展史的比较观中可以清楚看到。
1994年04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杏德
<正>众所周知,如今通俗音乐已经以它那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和恢宏的阵容与气势,几经风雨,终于进入到神圣的音乐艺术的殿堂之中。尤其壮观的是它拥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演唱者和鉴赏者,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以至于那些演唱通俗歌曲的歌手也纷纷成为青少年们追求的典范与崇拜的青春偶像。为什么青少年如此钟情于通俗音乐呢?在我看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被通俗歌曲及其演唱技巧中的审美特征所吸引、所打动、所征服。 一般来说,通俗歌曲及其演唱具有哪些独特的审美特征呢?我以为,通俗歌曲与通俗唱法最显著的审美特征大概要算是它的大众性(通俗化)、表情性(情绪化)、娱乐性(随意化)了。
1994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柳较乾
<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期刊工作如何为市场经济服务,发挥期刊信息资源的作用,使期刊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是期刊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就疏通信息渠道,优化期刊工作,淡淡个人管窥之见。
1994年04期 54-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德枝
<正>大江南北,举国上下,千军万马闯大潮,各行各业争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对这一波澜壮阔的商品大潮,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生存,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所在是要有勇气,辩证分析当前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经济轨道上缓慢运行多年所形成的工作习惯乃至方方面面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之处,并找准自己的位置,以改革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 本文拟从剖析公共图书馆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症结,以及我馆所采取的对策提出一孔之见,供同行参考、指正。
1994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4年04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迅
<正>市委副书记聂德虎主编,我校李嵩老师任副主编的《文学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一书,即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湖北发行所总发行。
1994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迅
<正>一九九四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于十月份下达。我校共有三个项目经省教委批准。在省教委立项。有乐平鑫副校长所负责的“工业阻尼涂料的研制”项
1994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