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鄢志耀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职业院校要搞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 ,教给学生科学的创新方法 ,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000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干部的学习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本文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干部学习教育运行机制及干部学习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0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后家根,卢光发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体制陈旧、管理滞后、科技产出效益低下、科技队伍管理缺乏竞争机制、企业与科技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科技改革的思路 :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力度 ,完善科技投入体系 ,改革科技人员管理方式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
2000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炳洲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理论、思想、法律、政策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从宪法层次明确对整个国民财产实行统一保护 ,逐步淡化“公”与“非公”的差别 ,强调“合法”与“非法”的不同 ;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非功能领域”中的作用 ;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和以个人持股为主的混合经济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着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等对策建议
2000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一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困难的原因 ,从外部政策、内部管理和企业相互关系三个层面 ,提出了中小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对策
2000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鲁兴启
逻辑和数学都是非常古老的学科 ,在它们的长期发展中 ,之所以能根深叶茂 ,发展成今天的科学的参天大树 ,并对其他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与演绎科学方法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论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演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考察中 ,指出即使在科学发展的早期 ,演绎科学方法就不仅适用于数学和逻辑 ,而且在经验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通过对现代逻辑发展的分析 ,提出应该建立演绎科学方法论 ,并探讨了其与公理化方法的关
2000年01期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振家
武当旅游交通的落后现状是制约武当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武当山具有良好的交通资源条件 ,却没有发达的旅游交通。振兴武当旅游业 ,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以旅游需求为导向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打破地域归属限制 ,争取各方支持 ,重视铁路运输 ,组建旅游车队 ,发展现代交通 ,改善运营组合 ,营造发达的武当旅游交通 ,促进武当旅游实现知名旅游品牌的目标
2000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龚举善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话语之一 ,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文以“言意之辨”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 ,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文外等理论命题的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 ,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2000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世东
屈原之死 ,不是“尸谏”说、国君赐死说、以自杀斗争说、返本寻根说和不肯同流合污说等所能解释清楚的 ,而有待于从文化哲学的角度 ,深入到屈原灵魂深处作进一步的挖掘。本文以为 ,导致屈原之死的更为直接和深刻的原因 ,是屈原人生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 ,以及实现终极理想的三种途径的丧失。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 ,在观念的层面上 ,使屈原在精神上无家可归 ;而实现终极理想的三种途径的丧失 ,又在观实的层面上使屈原无家可归。这种情形 ,对屈原来说 ,是进退维谷 ,始终失据 ;既没有了立身之基 ,又没有了人生归宿。于是 ,在穷途末日般的迷茫和悲愤之下 ,屈原绝望而死
2000年01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敏
历代诗论者对杜甫的绝句有褒有贬 ,评价不一 ,本文对杜甫的绝句从韵律、格式、内容、艺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00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晓华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 ,必须遵循审美的基本法则。而当今小说创作却日趋背离审美规律 ,陷入审美困惑之中。本文主要剖析当今小说创作中审美出现的失衡与错位现象。
2000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嵩
本文描述了西方侦探小说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阐述了其特征及思想价值
2000年01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夷平
随着语用学的出现和发展 ,语境的研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将就语境对语义理解的作用以及语境的局限性进行一些探讨 ,意在说明我们既要认识到语境对语义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又要看到语境的局限性 ,不要放大语境对语义的决定作用
2000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家玉,于少萍
本文探讨了广告英语的语义特点、词汇特点及句法特点
2000年01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一军
《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辑刊登了贺江先生《鄢地存疑》一文。该文认为《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鄢”并非如晋代杜预所说的指“颖川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县 ) ,而是指其它的地方。此文观点被部分高校中的教师引用。笔者进行了认真地考证 ,认为贺文大谬 ,必须予以纠正
2000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较乾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并从树立参与意识、强化参与观念、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全方位知识信息服务、延伸教育职能等几个方面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素质教育
2000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