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武;李君;
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我国现实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特征、发案原因,从中寻找规律,进一步从刑法规制之外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以期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
2021年01期 v.34;No.15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肖瑶;
理论和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致伤能否纳入工伤争议不断,最高法指导案例94号明确了单位职工因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伤应视为工伤。但是,见义勇为工伤认定与视为工伤认定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前者在"三工原则"上均存在特殊性。因此,在中国工伤制度下,理应进一步从单位职工、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三个方面来审视见义勇为工伤认定的必要性。因而,职工见义勇为,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伤应当视同工伤,进而完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社会救济机制,此举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1年01期 v.34;No.15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丰;周志慧;
社会公共道德是大众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行为规范,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国加快城市化步伐,个体凸显,宗族意识逐渐淡化,乡规民约慢慢消逝。社会公共道德越来越成为一种"软规范",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但当一些"不自觉"的人行为突破社会公共道德底线,社会舆论压力已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时候,就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介入了,其中社会管理职能最为丰富、与社会公共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行政法首当其冲。
2021年01期 v.34;No.15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浩然;黄大军;
金泰勇执导的文艺片《晚秋》因其较高的艺术成就而斩获多项大奖。创作者凭借一颗匠心与一双巧手,造就了影片独特的叙事艺术。该片以色调的交错建构温情,消解悲剧;以情节的虚化建构共情,消解评判;以潜藏的隐喻建构波澜,消解平淡;以首尾的勾连建构宿命,消解偶然;以开放式的结局建构未知,消解范式。《晚秋》内蕴的叙事艺术在提升影片自身张力与感染力的同时,也为未来文艺片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21年01期 v.34;No.15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岸杨;
小说是语言艺术,电影是视听艺术,它们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叙事和表意。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改编成了同名故事片,后者在表现形式和主旨思想上也与原作形成了很大差别。影片对小说在内容和主题上的改变,既受到媒介特性的外在制约,也源于主创对大众性的追求。从媒介转化的角度入手,比较、分析小说和影片的差异,不仅可增强对于这两个文本的理解,也为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2021年01期 v.34;No.15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波;
徐浩峰已顺利推出其编导的三部武侠动作电影,艺术风格逐渐成型。由《倭寇的踪迹》与《师父》可见其开拓出华语武侠片新式创作道路。其电影制作严谨,完成度高,融合武侠与文艺类型,意义丰富,蕴含巨大审美潜能。《箭士柳白猿》的发行成绩不如《师父》,其文艺性对白影响观众接受。期待徐浩峰成功建构独特的武侠艺术世界。
2021年01期 v.34;No.154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司遥;
电影《地久天长》书写了跨越近40年的平民史诗,刻画了大时代背景下命运各异的工人群像。其中对于女性人物的形象给予立体鲜明的塑造,并赋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独特深刻的隐喻修辞。导演以女性形象的身体、行为和精神作为符号表现,再现时间洪流和社会变革中的跌宕人生。
2021年01期 v.34;No.15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想;马晨;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一部融合了个性叙事、黑色美学、暴力奇观并深度解剖人性的黑色电影。导演刁亦男力图复原怪诞现实,追求一种抛弃逻辑的关乎感受性的真实,以对表象的绝对热爱驾驭现实的复杂性,使影片存在真假、善恶、美丑等多元对立的元素,正是在这些元素的交织与碰撞中,影片的艺术特色得以呈现。文章从叙事模式、人物塑造、视听呈现三个方面,尝试分析《南方车站的聚会》在多元碰撞中创造的艺术特色。
2021年01期 v.34;No.15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