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从贵;郭文龙;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从互补协作机制建设、课程体系重构、三元导师队伍构建、专业教学标准及学习评价机制制定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三元融合、分段培养的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法。
2021年06期 v.34;No.159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仁杰;赵世勇;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号角,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广告学院对指示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工作会议原则中提出的"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进行深刻解读,以此提出构建"校行企"合作共同体,以"三转"、"三进"为行动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案。
2021年06期 v.34;No.159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传宝;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知识创新时代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先后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诸如"双重身份"陷阱、"双重体系"困境、"双导师结构"异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难以平衡。因此,亟需从多个维度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长效运行机制,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06期 v.34;No.15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楼晓阳;罗晓芳;
根据学生个体在创业发展潜质上的差异性,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个体创业指数,并在高职创业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实践。本文基于该校的教学实践,分析个体创业指数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探讨其影响因素,对其在高职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021年06期 v.34;No.159 13-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启新;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本调查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大专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探明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其对策,以期改进高职教学工作,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06期 v.34;No.15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青;
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分析大学生安全教育影响的因素,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网格体系四个维度建构学生安全教育,旨在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保障大学校园安全稳定。
2021年06期 v.34;No.15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胜;
高职院校要将就业作为主要的办学方向,立足实际,瞄准市场,突出特色,开设适宜专业,提高就业率。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两个"作用,探索市场、政府、社会与院校的组合模式,找准"就业与专业"适应性的契合点。以社会公认作为重要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培养有用人才,满足社会对高技能性人才的需求。
2021年06期 v.34;No.15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垚;王译萱;
中央《意见》对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提出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明确要求。刑事检察具备率先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必要,是突破传统法律监督的模式瓶颈、吸收借鉴先行探索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刑事检察信息化、智能化的主体、方法和规则,首要对应解决"谁来裁量""依何裁量"和"怎样裁量"的前置问题。检察裁量辅助系统须以检察官为主导,以系统为辅助;以指导规范为标准,以类似案例为参考;坚持标准化量刑,注重个案差异为建构逻辑,继而分解实现预判、定罪量刑、案例检索参考、量刑风险评估审查和司法数据共享与开放五大功能。
2021年06期 v.34;No.159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睿;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司法现代化改革。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关在其中占据着诉讼主导地位,基于此其重要职能不起诉权在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捕诉一体等改革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由此重新审视不起诉权就变得尤为重要,其性质在保持监督权本质不变的基础上,以程序处分权为依托进行外延扩展,实现实质处断权的突破;其功能在实现宽严相济政策、诉讼经济原则,制衡权力以维护法制统一,保障人权以及实现客观公正义务方面有着多元的体现。
2021年06期 v.34;No.159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婉祯;
大数据时代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诸多难题。刑法作为规制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最后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厘清个人信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在刑法价值导向中正确认知个人信息保护法益是其范围界定的逻辑起点。应当完善前置法律保护体系,构造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类型,加强各部门法之间有效衔接。出于功利主义考量,需要通过优越利益原则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所展现的巨大社会价值,为合理利用个人信息提供空间和免责机制。
2021年06期 v.34;No.159 50-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全国;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早年曾以塾师谋生。塾师经历虽然困苦不堪,但让郑板桥有机会接触底层民众,既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又寄情于静谧恬淡的田园生活。塾师生活融入郑板桥的生命感悟,成为其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并在其日后的为官与为人、诗文与书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2021年06期 v.34;No.15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菲;
毕飞宇是新生代作家中颇为独特的一位,在当代"解构"之风盛行语境之下,毕飞宇小说中道德"出走"的情节,解构道德的话语屡见不鲜。通过分析人与环境背后的道德责问与话语艺术下的道德解构,可以看出面对"非道德的人事",毕飞宇正以一种不同于传统道德批判的审慎与宽容姿态解构社会道德正义感,由此开拓了当代文学对于个人与社会,自由与体制性的探讨空间。
2021年06期 v.34;No.159 58-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玉洁;
《寻找张展》以寻找为线索,从一位作家兼母亲的视角,探索90后张展的精神毁灭与重建之旅。全书分为父母一代的寻找和张展的寻找两部分。在父母寻找的过程中,目睹了几种家庭教育模式的失败、大学教育界的冷漠和政界的腐败等当今时代的社会现状,也在此寻找过程中,父母一代开始了对自己教育方式、育儿观念的反思,获得觉醒。在张展寻找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亲情、温暖、文化之根的多重失去,但最终在善良人们和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精神的救赎。
2021年06期 v.34;No.15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温瑞;
《暂坐》是贾平凹第二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西京十一玉"的女性形象和展现琐碎的日常生活,表现出贾平凹对于女性生存状态和所处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女性独立精神形而上的思考。生活流的叙事方式和象征性手法的结合是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2021年06期 v.34;No.15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婕雅;
《暂坐》是贾平凹的重要作品,在这一小说中,贾平凹以全新的空间叙事重新书写了"西京"这一城市。一方面,小说对女性的生存空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以一种现代化的视野来审视女性的个体生命力。另一方面,作者以城乡空间的研究为视角,反映出了时代大背景下城乡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最后,作者对城市的权力空间进行深入探究,以文学的角度关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存在的精神问题。由此,贾平凹通过女性、权力与文化来重塑了文学空间的审美表征意义,拓展了文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2021年06期 v.34;No.15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梦姣;
《暂坐》是贾平凹最新都市小说,延续了作者对女性生存世界的关注传统,深入聚焦现代化进程中女性生存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困境的内外部原因,并由女性困境反映了现代人的共同困境。贾平凹一直怀着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过众多女性的生存问题提醒现代人摆脱生存困境、进行自我救赎。
2021年06期 v.34;No.15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