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高职·高教研究

  • 建好示范院校,办好高职教育

    张德新;杨希武;付海龙;

    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支撑专业建设的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课程三个重要条件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四个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

    2009年03期 v.22;No.8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张海蛟;

    高校教师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山区高校因为其地域偏僻、条件较差等多方原因,教师中诚信失范行为相对严重,需要加大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

    2009年03期 v.22;No.8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柳较乾;卢十平;陈莉;

    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的信息素质包括知识层面、意识层面和能力层面,其载体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信息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应分阶段进行,具有逐级性,做到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多媒体多途径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与重点课程相结合,信息检索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

    2009年03期 v.22;No.8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办学经费问题探析

    靳玲;马宏丽;梅蓉;

    当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的经费都不能满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校的各项办学成本都大幅度上升,使学校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将影响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对办学经费的管理,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二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三是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管;四是要改进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五是要做好财务分析,为学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009年03期 v.22;No.8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综述

    马报;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研究的起步阶段经过研究的深化阶段到现在的创新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这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同时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是一个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

    2009年03期 v.22;No.8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精神实质

    王浩斌;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私有制。之所以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个人对自身自由劳动权利的占有与支配,而这只能在共同体即"联合起来的个体"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重建个人私有制的精神实质就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最终消灭所有制。

    2009年03期 v.22;No.8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研究

  •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若干问题研究述要

    谢嘉梁;郑博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关键步骤和核心工程,也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战略课题。执政风险问题研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和拓展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必须清醒认识和努力克服党的执政风险,强化和构筑党的执政安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大力提升党的执政活力和执政竞争力,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声。文章就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扼要综述和系统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09年03期 v.22;No.8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耐普曼”问题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

    章延杰;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兴起的新兴阶层"耐普曼",在当时的苏俄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这种争议的实质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伴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耐普曼"阶层最终消亡。"耐普曼"消亡以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逐步定型,苏联社会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逐步固化和僵化,苏联的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也逐步固化和僵化。

    2009年03期 v.22;No.8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析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及原因

    李雅兴;赵立永;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频频制造事端,主要表现在:认识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等方面。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右翼势力在近年来的活动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其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2009年03期 v.22;No.8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权利概念新论——与方孔先生商榷

    胡益红;

    对方孔先生提出的权利即是人性需求加被法律许可的观点,笔者从自然法是否真的存在,权利的概念是否是实在法上的产物,人性如何界定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权利的新理解,即从权利的相关因素入手综合其关键性特征进行综合定义。

    2009年03期 v.22;No.8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原因初探

    李军;陈淑萍;

    随着知识产权逐渐成为社会财产的重心,知识产权权利的冲突日益突出,这种冲突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知识产权基本特征、经济属性等产权权利属性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取得条件和程序的设计、撤销异议程序与无效补正制度以及争议解决程序的设计等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

    2009年03期 v.22;No.8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侦查权检察监督法理基础再论

    权明丽;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滥用侦查权的问题,使得当前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对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受到质疑和挑战,笔者试图对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权控制方式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进行明确和规制,理顺侦查权与监督权的关系,促进刑事侦查权得以充分发挥效能。

    2009年03期 v.22;No.8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民事诉讼中法官的释明权

    裴振宇;

    法官释明权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概念,是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限制和补充,是诉讼中法官和当事人作用调整的必然。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民事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换,当事人地位强化,法院职权弱化,但我国当事人法律水平和诉讼能力参差不齐,具体诉讼中仍需由法官引导,才能保证程序的公正、实质的正义,故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法官释明权制度成为必要。

    2009年03期 v.22;No.84 42-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取舍之间——对“零口供规则”的质疑与反思

    王志锋;

    "零口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可能性,但是它全盘否定了口供的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司法环境下并不适用。通过对"零口供规则"进行反思,正确地运用口供原则,理性地去判断口供的真伪,才是解决口供去留的关键。

    2009年03期 v.22;No.8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研究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路径选择——关于庐江县郭河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吴艾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郭河镇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调查后进行分析总结,重点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9年03期 v.22;No.8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程芬;

    一个和谐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持续恒久发展的企业,一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一要坚持科学发展;二要做到以人为本;三要承担社会责任。

    2009年03期 v.22;No.84 54-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幽默管理

    潘佳麟;

    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才华、智慧、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它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和思想过人之处。它是生活中,也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开心果、润滑剂;它,更是事业成功的推进器。幽默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在管理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可以化解冲突和矛盾,摆脱困境。拥有幽默,我们就能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成功,为提高管理效能,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2009年03期 v.22;No.8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文化

  • 浅论曹植立嫡之争

    王景龙;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曹丕对曹植横加迫害的原因归于曹植曾经与曹丕进行过激烈的立嫡之争,这实际是一个"冤假错案"。仔细考察历史记载和曹植的诗文,结合曹植的思想个性,不难发现所谓"立嫡之争"只是曹丕在和曹操的选择及曹植的依附者进行竞争,而曹植本人根本不曾有争夺之意。

    2009年03期 v.22;No.8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士与仕:推开钱谦益隐秘的心灵之门

    王利民;

    明清两朝鼎革之际,在肉体与灵魂的两难抉择面前,钱谦益因降清失节而蒙羞。然而降清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反差和内心的自我谴责,使得他辞官南归。带着暮境的忏悔,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反清复明活动而四处奔走。他那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错综复杂的思想历程,复杂善变的性格特质,透示出中国封建文人的悲剧命运。

    2009年03期 v.22;No.84 64-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来康有为学术研究述评

    黎燕;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不仅是一位锐意进取的维新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文学家。近十年来,学术界在探讨康有为学术著作的过程中,打破了苏联的教条理论,回归文学本位,树立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格局。在康有为的散文文学定位、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关于三大"奇书"的学术争鸣和对近代文艺美学理论的构建和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果,但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依然存在简单化和绝对化的问题。因此,从文学角度对其学术成就的研究仍然有一定的探讨空间和挖掘潜力,值得我们做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2009年03期 v.22;No.8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日文化的几方面比较

    张光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日本文化独特神秘,长于摄取。中日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汇集各种文化因子形成的。中国对于印度佛教文化的摄取,日本对于中国儒家、印度佛教的容摄等等都使自身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异。创世是宗教的起源,家是伦理的核心,士是政治的行为主体。宗教、伦理和政治是文化的核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将知道中日之间文化的渊源,明确中日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对方的情况,从而在博弈中共赢。

    2009年03期 v.22;No.8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李晓梅;项桂芳;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2009年03期 v.22;No.8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论古代文人对蝴蝶形变的认识

    曹西兰;李新;

    蝴蝶是完全变态动物,我国古代对蝴蝶形变的认识有着曲折的演进过程,整体而言有着这样一种发展脉络:由自然朴素的或超拔的思索,到神秘怪异和宗教迷信,到道德化和情感性观照,再到世俗化。

    2009年03期 v.22;No.8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的接受美学思想

    李垣璋;

    李渔所处的时代虽然还没有"接受美学"的诞生,但李渔凭借对戏曲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特理解以及对戏曲创作的切身体会,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了300年后接受美学中所谓的"隐在读者"、"期待视野"、"审美距离"等重要思想。

    2009年03期 v.22;No.8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贞抚郧诗歌思想内容略说

    王学范;

    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王世贞抚治郧阳仅有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但在此期间创作的诗歌却多达263首。这些诗就思想内容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感事抒怀类、唱酬赠答类、山川景物类,它们分别主要自绪、情、意三个方面勾描,复从自我向他人、自然延伸叙说,结撰出了一个完足的立体诗意境界,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和思考价值。

    2009年03期 v.22;No.84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酒国》的“陌生化”手法

    曹学聪;

    莫言《酒国》中极尽其形式创新的先锋性,深谙俄国形式主义者主张的陌生化之道,在陌生化手法运用上,具体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变换,叙述主体的分化,本事的情节化,变换事物的名称,反讽、隐喻修辞的运用等方面。

    2009年03期 v.22;No.84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字

  • 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看please的语用功能

    蒋菁华;黄婷;

    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检索,展现了please的语境共现,证实了please作为语篇标识词具有组织话语和表达交际意图的语用功能。

    2009年03期 v.22;No.8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

    徐艳平;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他成分的制约。从整体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核心动词表现出较强的劳作性,其宾语为受事宾语,该句式中的动词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009年03期 v.22;No.8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从内因和外因原理看“隶变”产生的原因

    付爽;

    "隶变"在我国文字演变过程中有分水岭意义,它在文字由形象转变为抽象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拟用哲学中的内因和外因原理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隶变"的内因是汉字的发展规律,外因是社会背景、书写材料的变化、生活习惯与独特的书写方式以及政府政策。

    2009年03期 v.22;No.8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之我见——基于高职《初级会计核算》课程改革的实践

    程亚兰;

    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实施应遵行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注重实践专家研讨会、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以及课程体系的搭建等环节。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企合作是前提、基于工作过程是主线、课程体系是基础、课程实施是核心、执教能力是关键、学生受益是目标、考核方案是手段、实训条件是保障。同时要注意,避免认识上的误区。

    2009年03期 v.22;No.8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党小苗;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由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组成。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一方面要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增设专业英语课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2009年03期 v.22;No.8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学生外语交际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

    钟泽洲;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交际策略在交际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外语教学的各环节中合理地对学生加强交际策略的训练,使学生积极地运用交际策略,顺利有效地实现交际目的,一方面要做到课堂教学与交际策略训练相结合,打破传统模式,组织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为学生创造交际策略运用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丰富课外语言交际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策略训练第二课堂,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2009年03期 v.22;No.84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