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建生;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然而,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重构整合。本文运用解释学、发生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这种整合的机制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层面:在初始阶段,主体需要决定选择接受的对象,文化背景主导接受的内容和程度。对于具体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实践,则是以"前理解"为中介,经同化、顺应整合建构,由实践检验、筛选,重构为新的理论形态。从演进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合机制,就是围绕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进行再理解、再实践,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2011年05期 v.24;No.9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芳;
十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提了出来,相应地,就将毛泽东思想划分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外。这一划分引起了理论界的讨论:应当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并很好地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探讨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对薄一波曾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的提法进行分析。弄清楚了这个提法的背景、内涵、意义,仔细地、辩证地分析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有助于厘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的认识问题。
2011年05期 v.24;No.9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良发;
西方现代哲学和原始儒家的宇宙观,共同促进了梁漱溟生命本体论的形成。他把"生命"看作世界本原,"生命"—"意欲"—"我"的内在关联构成其生命本体论的基本进路。梁漱溟对宇宙本体的探索与研究,体现了二十世纪之初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辨。从一定程度上讲,生命本体论成为解构梁漱溟哲学体系的一个基本点。
2011年05期 v.24;No.9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平;郭敏;彭花艳;
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但对于订单培养协议的签定和履行不管是在认识上,还是在操作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理解和认识订单培养协议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准确把握协议内容,明确各方责、权、利,提高预见性,防范违约情况的发生,争取企业的全面支持,是提高订单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2011年05期 v.24;No.98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文波;陈家润;孙峰;
为了克服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方面存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课题组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构造比较矩阵和对权向量作一致性检验,确定了评价指标和权重,并建立了量化核算公式计算每个考察对象的量化分数,以此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进行准确量化评价。
2011年05期 v.24;No.9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吕全国;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适应不良的症状与症状的消除,不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还有差距。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改善自我发展和认识他人,改善群体间的关系和减少社会判断的偏差,因而可以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2011年05期 v.24;No.9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向岭;
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构建适应广州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应在明确政策法规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界定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内涵,厘清其层次与类别,并做好同其他教育体系的相互衔接。
2011年05期 v.24;No.9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夏平平;吕太之;
文章以高校软件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高校软件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并且给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可能途径,最后介绍作者所在学校在软件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2011年05期 v.24;No.9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鲁春发;
高职院校图书馆和本科院校图书馆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别。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准确定位图书馆,要结合读者特点建设好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2011年05期 v.24;No.9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芸红;冷启云;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分析十堰职院2008级学生市区顶岗实习调研情况,提出了创设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等建议,使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更趋合理。
2011年05期 v.24;No.9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柳海涛;项桂芳;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章对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关键,以学生为主体,把科学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以及健全学生工作体系等方面建设的思路。
2011年05期 v.24;No.9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恒新;房孝云;
《红楼梦》大旨谈情,紫鹃之情为其一绝。其情之专,其情之深,其情之纯,其情之真,净化人的心灵,感天动人。紫鹃之情因黛玉而生,因黛玉之亡而失去依托,步入空门;紫鹃与黛玉荣枯实相共,其情为发自内心的诗意之情,不能不为之情而恸哭。立足一个"情"字,从情之缘、情之痴、情之空三个角度分析紫鹃的情感世界,探究紫鹃之情深层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紫鹃之情引导人们追求真性情和诗意人生。对中华文化心灵和情感价值体系的建构有一定意义。
2011年05期 v.24;No.9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蔚;
宋代僧人仲殊,苏轼称其"胸中无一毫发事",有词集《宝月集》一卷。其词作清丽婉转,与世俗情愫无异,甚至也具脂粉气,然仲殊词亦透露出某种佛家超然的清净意韵,这是由于其僧侣生活圈子相对狭小,作为一个俗世生活的观望者所产生的距离上的清净感,以及花间范式的写作方式造成的清净之意。一名高僧写如此世俗化的词作,是宋代佛家世俗化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1年05期 v.24;No.9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俊;严运桂;管水仙;
长篇小说《猎人峰》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近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界难得的佳作,它代表着陈应松目前的小说创作水准。《猎人峰》叙事老练成熟,风格凌厉稳健,语言凝重多变,情感深沉浓烈,蕴含深邃博大,主题丰富而耐人寻味,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开展对《猎人峰》艺术性的分析,从小说的艺术层面揭示《猎人峰》成功的原因,具有很大必要。探讨《猎人峰》的艺术性成就,需要从小说独到的艺术构思、巧妙的语言移植、丰富的思想含量等三大方面展开阐述。
2011年05期 v.24;No.98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玉;
作为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项殊荣的伟大作家,川端康成在其文学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极富魅力而又具有人性深度的美的艺术世界。文学艺术的美成就了川端康成,而另一方面,这哀婉的美也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其代表作品《雪国》集中体现了他营造美的世界的高超技艺,在如溪流般流淌的文字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走进了一个静寂寒冷而又充满虚幻感的美的世界。
2011年05期 v.24;No.9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薇;李建平;
《阿凡达》和《风之谷》两部不同时期的动画片无论是故事发展情节上还是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深刻思想上均有着惊人的巧合之处,这种巧合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因为某种特质形成的一种必然。这种特质就是卡梅隆和宫崎骏基本一致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自我反思。
2011年05期 v.24;No.9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丽;柯春林;
自探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念以来,语言学界已出现诸多优秀的"本位"论作,在成系列的"小句中枢"理论的文章中,徐杰先生以独特的视角,精准运用了比较、逻辑推理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了词组与句子的根本差别在于有无全句功能以及由此促发的系列法形式特征和句子"特有因素"等方面后,进一步论证了"小句中枢说"的"简明性"和"周全性",进而深化了"本位"理念的探讨。
2011年05期 v.24;No.9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