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 高职毕业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我院毕业生在十堰市部分企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李德兴,陈穗川,胡现敏

     高职院校完全能够根据当地企业的需要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贴近实际,培养出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速度,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壮大办学实力。同时,还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并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和氛围。

    2004年04期 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高职教育的性质、定位与特色建设问题

    张德新,杨希武,何西海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新的类型,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短短五年里,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仅远远超前于办学条件的发展,而且也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准备略显滞后,因此在高职教育的性质、定位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做法。通过把高职院校置于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三个系统中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八个性质、八个定位和八个特色建设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2004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评析

    杨裕强,刘平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企业合作,通过合作来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在产学研结合的进程中,以科技成果及推广为中介,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的思想,努力走特色发展之路。

    2004年0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

    李南峰,施复兴,罗芸红

     高职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是大众化教育,在重构课程体系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不追求理论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要对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以书面、理论为主的考试和作业形式进行改革,尽快填补实践课教材建设的空白,并严格区分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

    2004年04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与优化

    唐红娟,王衎

     区域经济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其关键就在于建立能充分体现区域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就要看它是否与区域优势、区域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在阐述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合理化程度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

    2004年04期 17-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乡村自治下农村村组财务核算模式研究

    田平,王耀华,胡剑安,郝一洁

     农村实行费税改革后,村组经济依然存在,村组财务核算与管理依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农村村组经济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对村组经济的核算与管理采用"分村核算、强化公示、定期审计、落实惩处"模式,符合中国农村国情,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4年04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贫困地区的农业投入状况及对策分析

    张志良,聂亚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有两个,一是解决农业投入问题,二是解决农民消费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农业投入的一般绩效出发,着重探讨贫困地区的农业投入状况及增加贫困地区农业投入的对策。

    2004年04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约定不明时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比较研究

    张书林

     在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合同履行地点如何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存在差异。前者的规定旨在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确定了"约定─推定─法定"的顺序补缺原则;而后者采取了刚性的规定方式,明确规定了三种情形下合同的履行地点。本文在分析比较二者的不同规定的基础上指出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4年04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中古文学(汉—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立,纪芳

     中国中古文学(汉—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18日至21日在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古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各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与评议。内容涉及中古文学史研究、中古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文献文本、考证及辨伪研究等方方面面。会议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2004年04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红与黑》的心理动力学建构

    陈全黎

     本文用新弗洛伊德主义解读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以证实《红与黑》对人类灵魂的展示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诸多经典范型,并建构了完整的心理动力学体系。作为"写给未来的书简",《红与黑》的激情张扬与理性节制有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2004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平淡之中见绚烂——平民生活剧审美初探

    李燕妮

     平民生活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剧题材类型,立足于现实主义,贴近百姓生活,是对电视剧本质的回归。它对现实生活本质的哲理思索,以追寻人间温情,弘扬真、善、美为基本价值取向,艺术风格真实质朴、以情动人。

    2004年04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语言的气流中飞升和下坠——论林白“北流往事”系列小说的语言美

    许志刚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包含多种审美因素。本文着重从音韵、感受、修辞、意境几个方面论述林白"北流往事"系列小说语言的特点。论述其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感觉美、修辞美、意境美。

    2004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

    郑春元

     伍家沟故事中描述了多方面的民间信仰,主要有鬼魂信仰、神仙信仰、精怪信仰、巫术信仰等,可谓一部民间信仰的百科全书,伍家沟故事通过民间信仰的描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增强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理想和愿望及某些心态,影射和讽刺了封建官府的黑暗和腐败,也有少量故事宣扬了封建迷信思想。

    2004年04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翻译中如何填补语篇内的文化空缺

    唐本赛

     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空缺是指作者在与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一现象对翻译中的连贯理解造成影响。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填补文化空缺,以达到文化交流目的。

    2004年04期 48-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英语谚语中的迷信内容及翻译

    李霞,王燕

     探讨英美国家中的迷信现象及其在英语谚语里的体现,提出了正确理解和翻译这些谚语的方法。

    2004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间生态伦理探析

    牛建生

     运用现代生态伦理理论,对民间习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进行分析,认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维护是民间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中包含的宗教性神秘色彩,提出了以"不管形式,只看实效,任其存在,自然发展"的方式来对待民间生态伦理。

    2004年04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代状元韦瓘生平事迹辨正

    周腊生

    2004年04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场血泪交织生死交恶的哲学论战(一)——杨献珍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中

    萧岛泉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肇始于郭月争、于世诚分别撰写的关于哲学命题的文章。杨献珍同志明确表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原理,因而受到了攻击和诬蔑。论战发生于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当时学术界一些理论家为了迎合政治时局的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唯心主义印证,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并在康生、陈伯达的授意下,署名撒仁兴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把理论论争引向了对杨的政治围攻。杨因坚持真理而沦为"阶下囚",遭受了非人对待。他在漫长11年监禁放逐的岁月里依然舍生忘死地就"综合基础论"等问题进行了不懈地诉求和抗争,在狱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遭受迫害的申诉和致中央文革专案组的抗议书等7万余言的文字。1978年后,杨被平反,但他仍不时受到部分秉承"理论权威"衣钵者的攻讦。忧愤之余,杨献珍不顾耄耋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的状况,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深中肯綮的答辩文章,对那些伪马克思主义者予以了斥责。

    2004年04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机械可靠性的灵敏度研究

    莫文辉,邢波,张金海

     基于FORMS研究了机械可靠性的灵敏度。首先是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应用一次二阶迭代法求出数值,得到可靠性,σxiP 点坐标。其次是计算安全指标β,最后是β对设计参数求偏导数并代入P 点坐标X^i,μxi的灵敏度。给出了多种失效模式可靠性的灵敏度计算方法。算例表明可靠性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相差很大。灵敏度大小可作为再设计时修改设计参数的依据。可靠性对某一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较大,设计师在设计该参数时应给出合理的公差。需要机械加工时,应采用精加工方法,确保该设计参数精确。可靠性对某一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很小,计算可靠度时,该设计参数可以当作常数来处理,机械加工时可以采用粗加工方法。不进行灵敏度分析的机械可靠性设计是盲目的。

    2004年04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智能棒材探伤仪的设计与研究

    唐德礼,唐列娟

     论述了金属棒材涡流探伤仪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该探伤仪能自动完成棒材的探伤并能在伤痕处打上标记,由单片机控制提高了探伤的精度和速度。在金属棒材加工过程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4年04期 67-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R建模的MIS系统设计

    戴友元,张明,欧阳彦阶

     本文较全面地讨论了一个MIS系统的开发设计。在该系统的设计开发中既采用程序设计技术解决具体问题又运用设计方法学指导系统整体设计,从而使设计出来的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和结构稳健性。同时,建立了数据库E-R模型。

    2004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色彩教材的重构研究

    赵家夫,姚强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色彩教材的编写一直沿用美术专业素描、色彩教材的编写模式。这种以"塑造"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编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需要。本文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想像力、创新意识为基本理念,提出了两种教材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

    2004年04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两课”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问题解析

    付禹

     目前我国高校"两课"多媒体课件开发一般有授课型、辅导型、综合型、网络型四种模式,在课件的开发中存在着开发课件偏离教材、商业化运作与课件"可二次开发性"的利益冲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资源共享的价值冲突;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在开发中明确课件开发的目标,坚持正确的原则,处理好几种价值、利益关系。

    2004年04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升,彭志南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划分,利用多种多媒体开发工具对该课程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了开发,并指出了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2004年04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突出问题

    郝瑞英

     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词汇量不足,用语不当,缺乏衔接和连贯成分,主题不突出,缺乏修辞。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2004年04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学报校对工作的特殊性及对策

    任辉,张蕴华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报因其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校对工作也具有模式单一性、内容综合性和侧重点差异性等特点。做好高职院校学报的校对工作,要严格遵守各校次的基本要求,切实把好初校关,灵活运用校对方法,建立健全严密而有效的校对质量保障机制。

    2004年04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刘斌,柳较乾

     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着信息发布自由、标准不一、质量不等与检索的矛盾;信源广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与利用的矛盾;信息垃圾、网络病毒与信息利用的矛盾等。解决的办法是下载网络资源与本地资源合理结合,利用本地网络条件一次浏览,使用统一浏览工具,以及设立专题信息,进行有效链接等。

    2004年04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资助与经济资助相结合创新助困工作

    夏金元,梁军萍

     贫困生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它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使他们面临着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大多有焦虑、自卑、封闭、依赖等心理。针对贫困生特点,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资助,引导他们立志在困境中奋进,成长为全面发展之人。

    2004年04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次

    2004年04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