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英豪;
新文化人出于文学场的变革与“占位”目的,强调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独家逻辑”,并将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相割裂,他们的依据在于前者的“完成性”,但从《中学课程纲要》的编撰上看,其宣言与实践存有抵牾。“五四白话文运动”自我叙事的建构不仅依靠《新青年》的推广,在同人群体分化之后,以“国语研究会-国语统一筹备会-国语讲习所”层层下探的基层教育体制成为完善自我叙事的重要途径。胡适等人将《国语文学史》作为国语讲习所的教材,其内在的“白话文学”逻辑得以嵌入基层教员教育中,并通过民国出版体制进一步拓宽“白话文运动”独家逻辑的影响范围。
2022年02期 v.35;No.161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淑萍;
在“80后”作家中,双雪涛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他将目光聚焦于东北土地与现代社会中的边缘人物,展现出个体在时代重压下的负重前行,通过碎片化叙事与想象之力完成对个体生命的独特透视,上演现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使其小说弥漫着一股充满现代意味的浪漫气息。而这一浪漫特质的背后隐匿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之心,同时投射出作家由信仰者转变为思考者的主体建构倾向。
2022年02期 v.35;No.16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然;
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围绕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安东尼展开,导演以安东尼的主观视角重建感知时空,并运用潜在的符号隐喻增加影片的混乱感。在这种混乱的时空中,主体安东尼对周围世界的权力抵抗是老人努力想要抓住生命、维护尊严的表现。这部影片把观众带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心世界,触摸老人与社会、与他人、与生命的共振肌理,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影片。
2022年02期 v.35;No.16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古小冉;
余华的《文城》与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同为2021年新作,二人同为在新时期文坛上成绩斐然的作家,在新作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走”与“寻找”的故事,其选取的主人公都是成长过程中沉浸在无人可言说状态下的“孤独者”,在遇到生命中重要的女性之后,勇敢地做出了“出走”的选择,为摆脱孤独的处境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就结果而言,余华用中国传统伦理缓解了林祥福的孤独,暂停了他的寻找;刘震云则将陈明亮置于现实的荒诞中,既被伦理抛弃、又被宗教拒之门外,因而只能处于“出走——寻找”的无望循环当中。无论结果如何,林祥福与陈明亮都是为摆脱自己孤独的生命状态而出走的勇敢者。
2022年02期 v.35;No.16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1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吉盛杰;
日本动画《摇曳露营》在近年众多优秀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关注青年学生的日常故事,围绕兴趣表现友情与成长,带给观众“治愈式”的观看体验。除此之外,《摇曳露营》通过复合叙事结构,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想象性,增加了观众对作品角色的喜爱,同时贯穿整部作品的“萌”元素,更是复合当下青年的心里需求,让作品广受好评,成为了“治愈式”动画的代表。
2022年02期 v.35;No.16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