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玲;郑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湖北省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数字化转型对其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教学与评估体系、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及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措施,以促进湖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
2023年06期 v.36;No.17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张喜;
十堰是“东方绿松石之乡”,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职教初心,探索出了绿松石雕刻“一专、二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特色教学,服务地方,传承匠心。“本土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弥补十堰绿松石雕刻高技能、高学历人才空白,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06期 v.36;No.17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育丹;王文勇;
本文构建了一个三层次高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产教融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产教融合各项目总体重要性较高,其中产业需求、教育供给和社会认可三个维度重要性较为突出,投入程度则相对一般。基于此,提出了加强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形式、优化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提升高校产教融合质量的对策建议。
2023年06期 v.36;No.171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艳杰;陈婧;
本文在科教融汇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不准确、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水平不高、教学与科研的联动不足以及科研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树立科教融合意识、强化科教融合理念、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培养科教融合能力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等系列优化转型策略,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转型,教研相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2023年06期 v.36;No.17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旭;李蕊;李焱;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而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和新形态,对于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足、运行治理机制不完善、校企文化脱节等诸多问题。文章在总结近几年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依据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从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提出了产业学院建设的路径和对策,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期 v.36;No.17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平;黎苏晓;张玲;李阳露;
工匠精神是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为主要内涵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在中国传统工匠文化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我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成为人们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的文化基础和重要精神力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个类型和重要力量,应不断创新工匠精神理念,全过程、全方位挖掘、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023年06期 v.36;No.17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