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强;沈玲;
黄炎培先生倡导的“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理念,强调教育应与产业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对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与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应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完善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应用于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02期 v.37;No.17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杜宇虹;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面临教师数字化思维不足、数字教材建设落后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满堂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挑战。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有助于重构职业教育生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人才培养的契合度、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提高教师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开发数字教材、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赋能职业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37;No.173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赵艳杰;
本文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及其对高职教育的改革需求。为满足改革需求,高职教育科研需重新定位,强化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以服务于教学实践与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教学科研互动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教师科研水平与学生创新的双向驱动、设计融合教学与科研的课程、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等多项策略。构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职教育教学与科研融合路径。通过科教融汇的实施,高职教育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推动学校的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02期 v.37;No.17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 ] - 陈孝强;彭慧;辜静静;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动能。结合十堰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服务十堰乡村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专业关联度弱、人才支撑不足、培训对接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优化发展路径与措施,共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2024年02期 v.37;No.17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房风文;袁涛;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采取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开展乡村技能培训、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加大乡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农副产品消费帮扶、进行物资捐赠和结对帮扶等措施,持续加大资源和人力投入,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但在服务过程中面临缺少多元社会力量参与、融合共生性不够、培养培训力度不强、制度文化建设跟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建立共生融合发展治理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振兴发展软实力。
2024年02期 v.37;No.17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张仲颖;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本文在分析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并实施“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的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多主体协同育人,并基于企业标准规范考核,以适应产业变革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02期 v.37;No.17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白雯;
从高职院校教师论文刊载的期刊类别特征管窥论文发表的困境,高职院校教师存有在高水平期刊上发文较难、论文发表需求得不到满足、承担高额的论文发表费等论文发表困境。高职院校教师论文发表的困境有多方面原因,文章探究其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提出相应破解对策,以期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有序开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2024年02期 v.37;No.17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传红;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大学生“双创”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双创”事业已迈入质量提升的“2.0”升级版时代。本文从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育人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三方面阐释了“大学生创新创业2.0”的内涵演变,从价值取向、教育形态、支持系统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2.0”的理念重塑,从“三全育人”视域、“三教改革”视角、协同学视野三个维度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2.0”的机制构建,以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02期 v.37;No.17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